最近,“歐洲杯”開波。由于時差原因,歐洲杯期間比賽大都在北京時間深夜進行,“日夜顛倒”成為中國球迷在比賽期間的真實寫照。像供職于一家外企的李先生經常拖著疲憊的身軀、睡眼惺忪地踏入辦公室,連續幾夜“熬戰”使他萎靡不振。作為在職場打拼的“80后”,在這個歐洲杯之夏熬夜、倒時差成為他“幸福的煩惱”。歐洲杯的舉辦讓眾多球迷興奮之余,也讓企業的一些管理者因擔心員工看比賽影響工作而寢食難安。
“80后”李先生自詡鐵桿球迷,自1992年至2012年,20年里的六屆“歐洲杯”他全程經歷。隨著“歐洲杯”開戰,他便踏上“熬夜”之旅!皻W洲杯”開始的前一周他已開始主動“倒時差”訓練熬夜能力,他坦言,每天用看影碟、玩游戲與困倦“博弈”至次日凌晨4時左右,而早晨繼續強撐著去上班。在網絡上,針對“歐洲杯”期間熬夜看球的話題,網友們紛紛建言獻策,一時間《“歐洲杯”熬夜攻略》、《“歐洲杯”請假條》、《“歐洲杯”熬夜看球護膚大全》等奇招迭出。網友“E路荊棘”稱,“歐洲杯”已讓人疲態盡顯,“‘歐洲杯’綜合征”真是令人愉悅的憂傷啊!
據中華英才網的調查顯示,近50%的職場人認為自己會因晚上熬夜看球,在工作中感到困乏。大部分企業高管則表示球迷員工會因為看球耽誤工作,比賽期間員工遲到、請假的現象明顯增多。
為了減少員工因觀看“歐洲杯”影響工作,部分企業出臺了“臨時性管理規定”,希望通過掛鉤績效、獎金的方式來遏制員工看球。在某物流公司擔任市場專員的劉先生告訴記者:“6月初公司頒布了應對‘歐洲杯’的‘新招兒’,不得不改變了我的看球計劃。遲到一次扣100元,遲到三次扣發本月獎金,無故請假點名通報。這讓我們看球心里也一直不踏實!
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魏先生則告訴記者,公司對看“歐洲杯”規定了許多“不準”,比如“歐洲杯”期間,“不準無故遲到”、“不準無故請假”、“不準帶啤酒進辦公室”等并張貼在了辦公室的通告欄上。但球迷員工們則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路途較遠的球迷安排好時間表,如果太晚的比賽當天就加班,待在辦公室里看電視,這樣第二天保準不會遲到。
人力資源專家表示,與其一味“堵”,還不如適當疏導。面對大型體育賽事的來臨,管理者可以組織公司內部球賽、組織觀看,在內網或企業內刊以球迷征文等形式,讓賽事成為企業與員工親近的機會,同時采取一些實際的方法進行激勵和轉化,讓員工參與賽事的熱情變成工作動力的一部分等。對于一些鐵桿球迷又處在關鍵崗位上的員工,在比賽期間,主管可加大對其的關注度,增加溝通的頻率,適當地調整一下他的工作安排等等。
記者了解到有一家企業,對這件事不但沒有去“堵”,反倒在自己的網站上做了個競猜活動,鼓勵員工去猜每一輪的賽事,還設了專門的獎項。這樣可能會將很多的矛盾化解在無形中,而不是用一些懲罰的措施去強迫員工,激化矛盾。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的理念,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的效果也不同。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