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產“小片”《失戀33天》創下4天票房過億奇跡之后,新的奇跡誕生了,4天擁有超3億票房的《畫皮2》,已成為中國電影新的里程碑。口碑并不算好的《畫皮2》,在票房上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奇跡是如何誕生的?難道觀眾都中了《畫皮2》的“心惑”了么?
讓《畫皮2》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檔期選擇上,僅有的好萊塢大片《饑餓游戲》也是強弩之末,這是一個難得的空檔。而片方在全國影院不發行2D統統發行3D,無形中增加了影片的票價,這些都為電影的高票房添磚加瓦。而該片搶錢速度如此之快,如影評人驚嘆,“這哪是一個妖的故事,明明是一個神的故事!”。
搶錢解密
讓《畫皮2》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檔期選擇上,僅有的好萊塢大片《饑餓游戲》也是強弩之末,這是一個難得的空檔。而片方在全國影院不發行2D統統發行3D,無形中增加了影片的票價,這些都為電影的高票房添磚加瓦。而該片搶錢速度如此之快,如影評人驚嘆,“這哪是一個妖的故事,明明是一個神的故事!”
二、電影敘事方式特別
《畫皮2》拿什么吸引觀眾?藝術與營銷總監楊真鑒說,“《畫皮2》是一個唯美、真情和創新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雖然觀眾在情節上各有各的理解,但它成功地將觀眾帶入了電影。對于電影人來說,電影并不應該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而是如何將觀眾帶入夢幻世界。這部電影敘事方式也比較特別,講的是當我愛一個人時,沒有一個最美的心,但有一個最美的外表,我們如何選擇?如現在年輕人,也面臨各種選擇,如何堅持……”
譚老師表示,《畫皮2》彰顯的是“觀眾代入”。“我們用了4年時間籌備,利用現有的材料和技術做出的最好的電影。我們創新了文化樣式,不是要求誰都喜歡,觀眾看完了很可能生氣,也有可能感動。而這個電影話題性很大。”他說,電影投入1.2億(約1800萬美元),這個錢如果交給好萊塢來打造,成功的可能性為零,“最多可能只是個室內戲。我們用《畫皮2》證明,我們中國電影人的想象力不會比好萊塢差。”
二、完整的營銷體系提前與觀眾互動
筆者在影院調查發現,看《畫皮2》的觀眾,清一色的是年輕人。《畫皮2》的愛情觀接近年輕觀眾的審美趣味。制片人龐洪說,我們主流觀眾還是80后、90后,這部電影并不想講終極的選擇,就是讓不同的人進去,讓每個人去感受,這樣使得這部電影有力量。“如果這部電影沒有力量,相信趙薇(微博)和陳坤(微博)他們不會接這部電影,那種力量能夠調動內心的力量,我希望觀眾看到這些就夠了,但千萬不要在電影里找終極答案,我們沒想給終極答案,也不是我們的責任。”
譚小芳老師說,“《畫皮2》的成功,與營銷息息相關,營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是否能夠把電影的靈魂用營銷的方式推銷出去,我想我們做到了。我們用1/4的精力在做營銷,從籌備開始就一直在操作。營銷宣傳上,始終有我們的思想,沒有去渲染電影多牛,也沒有緋聞八卦,我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營銷體系,如當時我們宣傳人員就多達6組,我們積極利用微博等,將電影的思想貫穿到底。每一步都服務于觀眾。我們覺得,觀眾買不買票看這部電影,有著多年原因,跟觀眾的互動有關系。”
而影片的宣傳總監王仁奎也說,之前,該片還在西安做過一個活動,“比如我們在電影上映前就組織皮聯社(一些喜歡《畫皮》電影或《畫皮》演員的粉絲組織),進行預告片觀摩,在戛納電影節前,也在西安搞了一場,提前請粉絲看了預告片。”
三、囊括國內影星最佳組合
此外,《畫皮2》還贏在演員表演上,可以說是囊括了如今國內電影圈的最佳組合,周迅、陳坤、趙薇、楊冪、馮紹峰,加上師奶殺手費翔。毫無疑問,這樣的組合對觀眾的誘惑力是很大的。“大家都知道看電影很花錢,這個時候大家選擇,不一定是愛好或者不愛好,一定是這要物超所值,看這么多演員集中在一起,本身也物超所值了。而且我們的演員表演,每個人都有進步,他們相互鼓勵,相互觀摩。可以說,《畫皮2》集中了亞洲一流的演員資源。”
四、制片人中心制
采訪時說,《畫皮2》的成功,還得益于好萊塢模式,與這些年的中國電影不一樣的是,這部影片采用的是制片人中心制,這也是好萊塢慣用模式,導演是最后才加入的。《畫皮2》忠于好萊塢的各大要素:如所謂名著改編(改編自“聊齋”故事);明星云集,其中還有負責“二”的演員(馮紹峰);懸念迭起,最后幸福結局……這是徹頭徹尾的改裝好萊塢商業類型片。同時,《畫皮2》的畫面精美也是亮點,視覺技術絲毫不遜好萊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