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博士后,工作于美國最頂尖的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室……,光環下面的劉明珠,無疑是記者采訪過的學歷最高的人。去采訪之前,記者心里稍微有點緊張,擔心交流起來有“困難”。7月3日中午,記者見到了劉明珠。出人意料,面前的劉明珠,沒有想象中“哈佛”的派頭,非常的隨和、自然。在家里,她熱情地切著西瓜招待記者,一下子,我們的距離就拉近了,氣氛也變得輕松起來。
小時候的劉明珠,是一個普通的蕪湖女孩。能夠步入世界高等學府的頂級殿堂,依靠的是她自己一步步的奮斗。小學四年級,因為轉學的原因,班上其他同學英語(論壇)已經學到了第三冊第12課,可劉明珠連26個字母都不認識。她就刻苦自學,結果幾個月后,她的英語成績居然躥到了全班第一。
認識劉明珠的人,都說她是一個“書癡”。從小到大,嗜書如命。放學的時候,幾個同學一起,往往走著走著,劉明珠就掉隊了,因為她拖在后面看書。
如此愛好學習,劉明珠從小到大,成績都非常優秀。中學她就讀于蕪湖一中,后考入了山東醫科大學。選擇了醫學領域,之后的20多年,她沒有改變和放棄,之后成功地考入北京醫科大學攻讀碩士;1999年,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博士。2008年,她成功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后,在美國著名的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室,從事腫瘤相關的遺傳學研究。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是以資助人霍華德·休斯名字命名的實驗室,是世界著名的頂級實驗室,在全美有30多座。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杰克·紹斯塔克,就是任職于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哈佛大學的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目前有近3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劉明珠是研究所里的三名中國人之一。
好習慣,對成才很重要
如今,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記者采訪中,也向劉明珠,以及她的父母,討教了學習、成長的經驗。
劉明珠和她的父母,都不約而同的強調:從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一個人成才很重要。從小,她的父母處處以身作則,每天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鍛煉身體,帶女兒去圖書館借書、看書,以身作則。在中學時,劉爸爸在空閑的時候喜歡看女兒的課本,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與女兒交流,共同學習。劉明珠的父母說,扭轉壞習慣比培養好習慣更艱難。
從中學起,在劉明珠眼中,學習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家庭也從未給她任何的壓力,“她有學習的熱情,對于她來說,知識是豐富多彩,充滿生機的!碑斎,劉明珠并不讀死書,學生時代的她閑暇時喜歡運動,諸如跑步,游泳,打乒乓球,在班級里也是老師的好助手,幫助老師處理班級事務,積極參與學;顒印
劉明珠從小的教育,也特別“民主”。她的母親對記者說,“我們家崇尚‘民主’,彼此如同朋友。對于孩子的品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家里生活也是比較儉樸,平日穿衣大方得體,大人買什么孩子就吃什么!
談起她的學習經驗,首先,養成將知識學透的習慣,而不是浮在表面,“我現在從事科研工作也是一樣,為了解決一個疑問,我會翻閱許多相關的文獻,將問題的來龍去脈弄清楚,這有利于解決問題”;其次,熱忱、興趣是動力,毅力、堅持也必不可少,“我對現在研究的領域充滿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十分重要,對我來說,我很享受現在的工作,在工作中也很專注。拿我做實驗來說,十次實驗,可能只有一次可以成功,這意味著,我可能要面對九次失敗的打擊,但是,熱情和興趣給了我很大的動力,讓我堅持下去。所以說,興趣是很重要,但是毅力與堅持也必不可少!
很多人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劉明珠提出了一些寶貴的建議,“要開闊眼界,多多涉獵各方面的知識,這也與一個人的年齡與閱歷有關,興趣與方向是要依靠自己去發掘和尋找的,我們要學會聆聽內心的聲音!
對于時下流行的出國熱,劉明珠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說,“年輕人出國,可以接觸不同的文化和環境,與不同國家的人交流,會讓一個人的思想發生改變,眼界會更加開闊。這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是抱著掙錢發財的想法出國,那是很難實現的,因為不論在哪里,都要依靠自身的努力與奮斗才可以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