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天天和客戶打交道的人,銷售團隊應該比任何人都更了解客戶的心態、來訪渠道、關注點、抗性點。根本無須拿著統計數據讓策劃人員去二次判斷,由銷售經理總結出來的客戶分析,其實就已經指明了下一步的策劃方向和推廣策略。
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都是對策劃和銷售捆綁程度要求很高的:
一、賣點和買點
賣點和買點有時是兩碼事。賣點是前期未有成交客戶之前,根據市場研究的結果和自身產品的特性提煉出來的,更多的成分是主觀。但買點則應當是純粹客觀,是基于對來訪客戶、尤其是成交客戶的精準分析之后,得出的結論。買點和賣點在實戰中往往會有差異,如果說賣點是自說自話,那么,買點就是投其所好。
你的賣點可能有一大堆,但在不同的時期、面對不同的客戶,他們真正的關心點卻可能只有一、兩個。對于策劃而言,賣點可以自己琢磨,但買點必須得聽銷售的反饋,而且必須去直接聽聽現場來訪客戶的聲音。策劃找賣點,銷售找買點。
還有抗性點,很多時候令客戶最終放棄的,往往只是一個核心因素所在,所以,策劃必須和銷售一起用心,真正的找到令客戶放棄的理由,然后才能想方設法去規避、去弱化、去掩飾那個問題。
二、定價與推盤
定價策略和推盤節奏其實才是一個項目操盤中最見功夫的地方。
我們為什么要在開盤前花幾十、幾百萬的廣告費,為什么要花幾百萬、上千萬去做售樓處、樣板間、示范區,說白了就是為了不斷拉升客戶的心理價位,讓他們對項目的價格預判不斷走高,當客戶的數量和心理的價位都處在峰值之后,在略低的定價和合理的推盤量映襯下,開盤自然火爆成功。
拋開大環境因素不講,定價的關鍵無非是吃透競品和摸清客戶。
在吃透競品這個環節,策劃所發揮的作用往往大過銷售,往往是由策劃人員負責深度跟進各個競爭樓盤,定期拿出競品分析報告講解給銷售部,讓他們知己知彼并對自己的項目產品有信心。但最好的做法則是應由策劃整合整個項目組的全部人力和信息資源,這樣才能避免信息漏洞,真正吃透競品。
而對客戶的心理價位進行探底的時候,往往有三種情況需要注意:一是絕大多數客戶都喜歡掩飾自己真實的心理價位,明明他覺得5000可以接受,但說出來的最多是4500,這也是人之常情;二是銷售人員自己也會掩飾價格,他明明知道他的客戶總體上可以接受5000塊的均價,但為了保險起見,他甚至會自己故意報低客戶的認知價位;第三則是有些不成熟的銷售員會盲從別人的意見,明明他認為自己的客戶心理價位是4500,但聽到別人說出了5000,他也就稀里糊涂跟了上去。
在定價問題上,銷售經理和策劃經理必須都做到吃透競品、摸清客戶,必須在綜合分析內外部因素之后才能拿出一致的價格方案,絕對不能有所謂誰主外、誰主內的分工問題,一次成功的定價一定是整個項目部在價格預判上達成了真正的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