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營銷這一行,情緒管理至關(guān)重要。情緒好不一定成事,但情緒不好卻一定會壞事。作為營銷員,面對著繁雜多變的客戶、高負荷的工作壓力、社會及世俗偏見、管理者的不當管理,以及自身的認知偏差、個性弱點等因素,很容易在工作中產(chǎn)生種種負面情緒,影響了營銷工作的質(zhì)量和效率。
要營銷員進行情緒自我管理,就是因為糟糕的情緒不但容易壞了自己的大事,也會對他人產(chǎn)生不良影響。正如巴薩德教授所言,“情緒會像病毒一樣,由一個人傳染給另外一個人。”所以,營銷員應根據(jù)自身的實際,加強對社會和自我的認識,找尋自我的性格弱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實現(xiàn)情緒的自我管理。
情緒最容易失控的顛峰時刻
每一個人對自我情緒都具備一定的自制能力,只是不同的人自制能力不同罷了。一位偉大的哲人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敵人讓你生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當然,此處的“敵人”未必是有你無我的“死對頭”,可以是上司,以及同事,還可以是競爭對手,更可以是客戶。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ABC理論,即情緒的產(chǎn)生并不是誘發(fā)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經(jīng)歷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營銷員很可能會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對很多話聽不進去,對別人的很做做法看不下去,在與他們斗智斗勇過程中亦缺乏耐力與韌性,結(jié)果很容易打開自己泄洪的閘門……
營銷員應避免下述四種情況下的情緒失控:
一是在營銷主管面前情緒失控。很多營銷員可謂“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由于領(lǐng)導的分配、打壓、批評等原因,往往會對自己的主管心存抱怨,在他人面前亦是頗有微辭。當矛盾潛伏到一定程度,在一定情境下,情緒爆炸的導火索就會被引燃。
總體來說,營銷員嫉恨主管并導致情緒失控的“病根”很多:認為營銷主管任務分配不公,存在偏袒;覺得營銷主管的獎罰不分明,該獎不獎,當罰不罰;覺得營銷主管水平不夠高,無能力領(lǐng)導自己;認為營銷主管管理不夠人性化,對營銷員過于惡性與苛刻……
實際上,領(lǐng)導的批評往往是一種關(guān)心與愛護,是為了讓在工作上不致跑偏,對此營銷員應予以正確理解。
二是在其他營銷人員面前情緒失控。在企業(yè)內(nèi)部,營銷員之間是一種競爭關(guān)系。因為企業(yè)要同過“賽馬”來發(fā)現(xiàn)及選拔后備干部,同時在營銷區(qū)域爭奪上、營銷資源分配上亦常常存在明爭暗斗。其實,一個營銷員在其他營銷員面前情緒失控,不僅僅表現(xiàn)為因情緒而引發(fā)與其他營銷員之間的沖突,還表現(xiàn)為在其他營銷員面前說一些關(guān)于公司或領(lǐng)導的“壞話”,或者擾亂其他營銷人的情緒的不當言論;因其他營銷人員“搶功”而引發(fā)的“爭風吃醋”;因營銷員之間“搶單”而引發(fā)利益沖突……營銷員之間競爭加劇,往往是企業(yè)營銷部門采取不當?shù)墓芾頇C智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營銷團隊的戰(zhàn)斗力。
三是在客戶面前情緒失控。客戶是上帝,客戶不但難纏,也最難伺候。由于客戶的不當言語與不當行為,很容易引發(fā)情緒沖突。諸如以下諸多情況:營銷員在與客戶接觸過程中,遭到客戶的冷顏、冷語相對;在客戶溝通過程中客戶兜圈子,左躲右閃,含糊其詞,不下定論;客戶昨天剛剛拍板的事情,第二天就發(fā)生了變化;客戶收了貨物,但卻賴帳不打款,而且態(tài)度還不好;在單位受到領(lǐng)導批評或同事摩擦,給把情緒傳染給客戶;生活上瑣事導致在單位或者在客戶面前情緒難于回歸常態(tài)……營銷員在情緒上不要被別人感染,也不要把情緒帶到工作中。要知道,客戶可不吃你這一套。
四是在競爭對手面前情緒失控。客戶是公共資源,你可以開發(fā),競爭對手也可以開發(fā)。所以,你很可能與競爭對手不期而遇,甚至你到時競爭對手正在與客戶貶低你。當然,也可能是相反的情況。首先你要做到不貶低競爭對手,同時如果競爭對手在貶低你,你也不要憤怒。因為現(xiàn)在的客戶也不是傻瓜,會有其自己的判斷。另外,即便是客看中了你的產(chǎn)品或服務,并且傾向于你,他也會拿競爭對手的“錯誤言論”向你施壓,以獲取更為優(yōu)惠的條件。
情緒管理要強調(diào)自我性,就是要讓營銷員知道,你才是管理自己情緒的主角。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佛陀行經(jīng)一個村莊,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對他說話很不客氣,甚至口吐穢言。佛陀站在那里仔細的、靜靜地聽著,然后說:“謝謝你們來找我,不過我正趕路,下一村莊的人還在等我,等明天回來之后會有充裕的時間,到時候你們?nèi)绻惺裁丛捪敫嬖V我,再一起過來好嗎?”那些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人是怎回事?其中一個人問佛陀:“難道你沒有聽見我們說的話嗎?我們把你說得一無是處,你卻沒有任何反應!”佛陀說:“假使你要我反應的話,那你來得太晚了,你應該在十年前來,那時候的我就會有所反應。然而,這十年以來我已經(jīng)不再被別人所控制,我不再是個奴隸,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根據(jù)自己在做事,而不是跟隨別人在反應。”
營銷員必須像故事中的佛陀一樣,練就情緒自我管理的能力,并掌握情緒自我管理的四個關(guān)鍵詞:
一是體察。作為營銷員,必須隨時“監(jiān)控”自己的情緒,要善于多向自己提問,諸如為現(xiàn)在情緒如何?我還遇到什么樣的糟糕情況?要是那樣我怎么辦?我現(xiàn)在有什么感受?我產(chǎn)生情緒波動了嗎?……要知道,人一定會有情緒的,壓抑情緒反而帶來更不好的結(jié)果,學著體察自己的情緒,這是實施情緒自我管理的第一步。
二是疏導。營銷員進行情緒的自我管理,不是完全地控制自己,因為越是控制就越容易失控。就如洪水超過汛限水位需要泄洪一樣,在自我情緒管理方面同樣需要發(fā)泄,或者說表達。但是,情緒疏導的前提是心理健康。要知道,人的情緒是與人的心理健康狀況緊密聯(lián)系的,“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其實,牢騷滿腹只是一種不恰當?shù)那榫w疏導,牢騷越多副作用越大。
那么,如何緩解和消除精神壓力呢?緩解壓力的方法:一是大吼,諸如我國體操運動員程菲在體操表演前都要大吼一聲,其實,這是緩解壓力;二是聽音樂,聽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有助于減輕你的壓力;三是積怨傾訴,將你自己心中的不滿向家人或好朋友傾訴,你也能得到解脫;四是放松神經(jīng),進行放松訓練,諸如呼吸法、肌肉訓練法,以及自我催眠、自我暗示訓練法等等;五是適度運動,如在辦公室做壓力操;六是通過其他設施,諸如某快遞公司為員工提供減壓球,員工壓力大時可以以此球減壓……
三是控制。作為年輕人,雖然在很多時候總是警告自己,遇事一定要一忍再忍,情緒也要控制再控制。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發(fā)生什么事兒觸及你的底線,而使你的情緒產(chǎn)生波動甚至傾閘而出。你可以通過這種改變來控制情緒波動,換句話說,控制情緒的第一要訣,就是改變自己原來的一些不合理觀點,并且用一些合理的觀點來取代它。實際上,恰恰是自身存在這一些不合理觀點,當遇到外界誘因時,才容易因應激而情緒波動。
在一次公務員考試中,曾經(jīng)考了這樣一道試題:在你報名之后,我們曾經(jīng)從側(cè)面對你的情況進行了了解,有人反映你的道德品質(zhì)有點問題,曾經(jīng)在考試中有作弊行為,只不過未被當場發(fā)現(xiàn)而已,是這樣的嗎?實際上,這個題目這是有意給考生施加一個虛擬情境,考察考生在自己被“侮辱”的情況下,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
或者說,這道題欲考察考生如何應付這類刺激較強、使人易于產(chǎn)生情緒反應的局面,如何對付與己不利、無中生有的謠言等。我們再來看看評分參考標準:好——鎮(zhèn)定自若,情緒穩(wěn)定,能冷靜地分析所面臨的問題、情況,向考官們澄清事實;中——情緒稍波動,而后能控制住,穩(wěn)定下來,平靜地向考官解釋清楚;差——情緒激動,極力否認,爭辯等。可見,只有善于控制情緒的人,才能使人生處于不敗之地。
四是轉(zhuǎn)移。有這樣幾幅漫畫:第一幅畫中畫了一個人正遭到老板的破口大罵。因為跟老板頂嘴是有危險的,所以他只能低頭默默地承受;第二幅畫是他回家后對妻子咆哮,發(fā)泄自己的滿腔怒氣;在第三幅畫里,妻子對孩子們咆哮;第四幅畫里孩子們則出去踢了狗,狗又咬了貓。這幾幅漫畫形象地說明了人是怎樣置換自己的情感,尤其是憤怒的,或者說情緒轉(zhuǎn)移。所謂情緒轉(zhuǎn)移,就是把對某一對象的情緒轉(zhuǎn)移到另一對象身上。
其實,這是人常有的一種心理傾向,把自己對某一對象的憤怒或喜愛的感情,由于某種原因無法面對對象直接表達或發(fā)泄,而轉(zhuǎn)移到其他較為安全或較為大家所接受的替代性的對象身上,從而滿足情感需求,化解心理焦慮,緩解心理壓力,這就是轉(zhuǎn)移作用。實際上,這是人們常用的一種心理防衛(wèi)機制。
不過,在自我情緒管理方面也要防止情緒轉(zhuǎn)移,諸如營銷主管批評了你,你就把氣“撒”到客戶身上,或者其他營銷同事身上,這些都不可取。
為此,你要學會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和疏導,并懂得與人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以及多進行換位思考,或者進行虛擬宣泄而不針對實際工作中的某一個人,實現(xiàn)不良情緒的正確轉(zhuǎn)移,這樣就不至于使情緒極度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