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百萬目標” 大規模開展培訓
自2011年起,天津正式啟動了“百萬技能人才培訓計劃”,即在“十二五”期間,培養各類技能人才100萬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25萬人次。“培訓計劃”圍繞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企業職工、職業院校學生,開展四大類九個專項培訓,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的目標。
制“需求目錄” 全方位培養人才
天津在全國率先實施“需求引導培訓、補貼對應等級”的培訓補貼辦法,完善政府購買培訓成果機制,定期發布職業培訓市場需求目錄,按需求程度給予從50%到100%的培訓費補貼,對其中取得技師以上職業資格的,按培訓成本給予100%的培訓費補貼和100%職業資格鑒定費補貼。2013年發布的職業培訓成本及市場需求程度目錄中,共涉及23個行業的203個職業(工種),進一步擴大了覆蓋范圍、增加了初級工所占比重,納入了家庭服務業專項,并首次引入招標培訓模式。
推“平臺建設” 多領域開展培訓
一是加大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指導區縣規劃建設公共實訓中心,將實訓平臺延展至區縣。預計今年建成5至6個區縣級公共實訓中心。二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目前,已建立47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力爭到2020年建立100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三是加大企業內部建室建站力度。目前已建立5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今年將建立10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建“評價體系”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
一是探索技能人才多元評價模式。從2004年起,在各類職業院校中廣泛推行職業資格證書,近3年來,參加職業技能鑒定的各類院校畢業生達20.1萬人次。二是大力實施在企業生產一線鑒定的方式。在大型骨干企業打破標準化考核鑒定方式,根據生產、設備、技術、工藝等崗位特性需求,在企業生產一線開展鑒定,在生產服務過程中進行考核。三是破格選拔優秀技能人才。
創“打包培訓” 定模式規范培養
按照不同群體的就業需求、不同企業的崗位需求、不同職業的技術需求,開發“職業培訓包”培訓模式。對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城鎮失業人員,重點開展初、中級技能培訓;對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等新生勞動力,鼓勵參加1-2個學期的勞動預備制培訓,提升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對企業在職職工,主要推行技能提升培訓、轉崗培訓、高技能人才培訓;對職業院校學生,大力推行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今年啟動了100個職業400個培訓包的開發,預計到年底將有600個培訓包開展實驗性培訓,并逐步在全市職業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養中全面推行。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