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研究生考試剛剛落下帷幕,報考規模近年來持續增長受到媒體關注。與此同時關于研究生求職遇到的困難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研究生求職投遞40多份簡歷沒offer 感覺“萬念俱灰”》的新聞吸引了筆者的注意。新聞中這名畢業生遇到的困難并不是個案,而是目前許許多多為求職而奔波的高校畢業生同樣面臨的問題。
仔細分析這些畢業生的學歷、能力,也許都不差。他們之所以都在求職環節屢受挫折,很大的原因在于認為求職主要就是畢業前的投簡歷、面試與簽約。
其實,求職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起碼包括就業準備與實際的求職兩個環節,即逐步了解自己的興趣、比較優勢、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就業目標等,同時不斷增加對就業環境的了解。有了這些方面的準備,最后畢業求職時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也不會由于一時的挫折而焦慮不安。就業準備并不是要求學生們一進校就一門心思想著畢業的求職,而是指在日常的學習以及各種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職業興趣、跟蹤了解就業市場的動向。
即使在實際求職階段,求職也不是簡單的投簡歷。因為求職有很多種各式各樣的策略,比如根據自己的特點對不同求職渠道進行選擇,比如并不是廣泛地撒網投簡歷,而是對于特定的幾個求職單位進行精耕細作地了解與接觸。國際、國內很多關于就業的研究都證實了“精耕細作”的求職策略比起漫無目的地“廣撒網”更有助于求職者找到更為滿意的工作。
畢業生不一定要拘泥于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因為學歷本身就表明了畢業生具有相當的學習能力,畢業生應該相信自己完全可以通過職前以及職后的培訓很快掌握和自己專業并不對口的工作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并在工作崗位上發揮出色。尤其是在自己專業相關的行業出現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更是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當然很有可能,不少高校畢業生早就開始了自己的就業準備,在實際求職過程中也注意到了求職策略,也并沒有將自己的求職意向拘泥在“專業對口”上,但是依然在求職過程中“屢戰屢敗”。對于這樣的同學,應該多和自己的老師、同學與親朋好友溝通、交流,這樣有助于了解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進,而更為重要的是,不經意的一次交流說不定合適的就業信息就從天而降。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