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報》報道,一則新聞透露,武漢HR圈子流傳著一份“職場黑名單”,用于提醒招聘企業注意,而事實上,不只企業有“黑名單”,求職者手里同樣有一份“招聘黑名單”,作為求職者的應聘參考。
當職場誠信指數日益受到外界關注時,近日,中國人才信用服務中心也宣布成立,與此同時,中國職場誠信指數調研工作啟動。
調查顯示:職場誠信情況堪憂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李直在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職場信用危機主要表現在個人信用體系缺失和企業用人信用體系缺失雙方面。從打工皇帝的學歷造假到普通畢業生的簡歷注水,從皮包公司發布虛假信息、騙取求職者費用到企業夸張福利待遇,在職員工泄露商業機密、惡意跳槽等,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在為謀取利益而扔掉了誠信。
與此同時,某招聘網站針對5000余人展開調查,結果顯示,約七成職場人稱曾被缺乏誠信的雇主“畫餅充饑”。而在被“忽悠”最多的內容中,獎金提成、升職、培訓機會位列前三甲,令職場人直呼“傷不起”。眼看承諾的加薪遙遙無期、承諾過的員工福利沒能一一落實、承諾組建團隊但最后還是讓部分員工“堅持一下”等,約30.1%的受訪者表示將伺機跳槽、另尋東家;26.5%的受訪者表示雖然會迫于生計繼續努力工作,但心情會很不愉快;更有22.6%的受訪者稱將難免心灰意冷。
而與企業的不誠信所對應的是,在另一項關于“求職過程中,您是否使用過不真實的簡歷信息”調查中,有74%的受訪者表示曾經夸大過部分內容的簡歷。不真實內容包括:工作履歷、學歷、資格認證、身份證等。當求職者簡歷存在“水分”、工作經歷不真實、不確切,甚至有的學歷文憑都是假的時候,這些不誠信行為造成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信任危機,增加了求職者誠信就業的難度,也加大了用人單位甄別真假人才的困難。
企業篇
癥狀一:獎金提成不兌現
“可能在某一階段,公司為了刺激大家努力沖業績,故意口頭放出一個比較高的銷售扣率;蛘呤堑搅四甑,業務清算任務繁重,在所有人都做得抱怨連連的時候,領導站出來許諾年終獎會回饋給大家等等,但這些因為都是口頭約定,而且也沒有人愿意去做出頭鳥,所以就讓企業占了便宜,該拿多少還是多少。時間久了,也就知道這種忽悠的伎倆了。”市場銷售米娜如是說。賺錢是許多人賣命工作的第一目的,與米娜一樣,在獎金和提成上被開“空頭支票”的職場人不在少數。據調查,獎金提成以25.3%的比例占據雇主“忽悠榜”榜首。而遭遇過類似事件的職場人對此也見怪不怪,“在商言商,雖然這種做法不太好,但這種承諾就當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吧,別太當真了!
癥狀二:升職誘惑變浮云
加薪與升職是職場上的永恒話題,因此緊隨獎金提成大忽悠之后,升職被一再拖延也以22.5%的高得票率位居排行榜老二的位置。“我們部門的主管是個老同志,馬上就要退休了,以后誰來接管自然成了部門里最關心的話題。之前我和另外一個同事是最有希望晉升的,表面上不說,但心里卻互相較著勁。盡管我的業務能力比對手強,但資歷沒有他深,所以也難保最后誰一定能上。前段時間,主管找我談話,暗示我說想推薦我當接班人,要我好好表現。誰不希望能夠有個好的發展呢?談話之后,他丟給我一大堆工作,我幾乎是拼了命地干。想最后沖刺階段一定要努力,但是誰知道上個星期部門新進了一個人,說是未來的新主管,我當時心就涼了半截,怪自己太天真,白忙一場!睆氖录夹g工作的錢先生最近遇到了煩心事,萬般無奈的他心情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捌鸫a以后要保持淡定,不會再為了這些曖昧的暗示,讓自己白開心一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