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變身2013年湖南衛視《快樂男聲》總決賽評委重新走上選秀節目舞臺的時候,2005年的超女冠軍李宇春或許沒有意識到,她親自見證了一個娛樂時代的變遷。
經歷過超級女聲當年盛況的人應該不會忘記,那段能長期維持的高的離譜的收視率,以及粉絲團為支持者奔赴全國各地造勢的瘋狂。但那個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即便多年后再次引發全民熱情的《中國好聲音》,其平均收視率離超女有著不小的差距,而取而代之的是,電視娛樂節目越來越成為互聯網上的狂歡。
社交媒體推波助瀾
視頻網站、社交網絡、微博、微信等多種信息平臺,正在加速對傳統電視行業商業模式的滲透和改變。從目一開始的品牌營銷和造勢到廣告主的廣告投放策略,再到視頻網站和電視臺的深度合作和網臺互動,新時代的娛樂節目玩法逐漸浮出水面。
盡管《中國好聲音》本身的制作水準毋庸質疑,但在去年推出第一期時也僅僅獲得1.5%的收視率,其隨后的走紅,微博和SNS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拔⒉┡酢币Τ俊а蓠T小剛等眾多明星的大量轉發引起網友關注熱情,微博迅速陷入了一片“好聲音”效應,使其第二期時便獲得了2.717%的收視率,并一路攀升到4%左右。
大號轉發及“水軍”刷話題等手段,有效支撐了爭議話題及選手精彩表現視頻的傳播。從“好聲音”開播起,“事件營銷”便層出不窮,幾乎所有的“好聲音”學員都有自己的“故事”并伴隨著各種爭議,這顯然是有組織有策劃的全方位炒作。徐海星被質疑裝純,黃勇被質疑為“富二代”,吉克雋逸被質疑身份造假,那英怒斥劇透及對媒體代表發飆,張玉霞臨時遭節目組換歌落敗,楊坤與丁丁的私情等等,一個個單獨的“事件炒作”聯系起來形成合力,登上各類媒體的頭條,促使學員的關注度居高不下迅速走紅,也一步步將《中國好聲音》的影響力推向高峰,最終成就了席卷全國的“好聲音”風潮。
昨晚剛剛結束的《中國好聲音》第二期,相似的一幕已經發生,在微博上,播出后第一時間,便出現各種學員背景的深度爆料,戲劇性的反差已經引發眾多網友關注和轉發,并迅速蔓延到網絡社區和微信朋友圈。
互聯網渠道的溢價效應
更重要的是,除了對收視率的反向促進,節目在網絡上也有著越來越巨大的視頻點擊量。
事實上,對一檔節目的評估,歐美正在興起綜合收視率的概念,即綜合考慮電視收視率、互聯網上的點擊量和討論熱度,而不是簡單用抽樣調查去判定。
土豆網總裁楊偉東向騰訊科技表示,所有的廣告主都會問電視節目在視頻網站有沒有分銷。加多寶贊助《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廣告費用高達2億,便充分考慮了互聯網播放渠道帶來的溢價效應。用戶會在不同的渠道交叉收看相應的節目,電視臺和互聯網相互之間將是魚水情深的共贏關系。
搜狐視頻便不惜重金1億獨攬《中國好聲音》網絡獨播權。 搜狐公司CEO張朝陽透露,搜狐視頻砸下巨資后,包括加多寶、三星電子、百雀羚、雪佛蘭和貝因美在內的企業跟進投放廣告,尚未開播前的招商已經收回成本。
今年的《 快樂男聲》 也吸引了眾多社交媒體的加入,讓更多網友能夠自發有趣地參與。 此前節目方宣稱將啟動全球規模最大的社交互動戰役,并獲得數十家互聯網企業支持,覆蓋網友超過5億。在2011年《快樂女聲》試水微博互動嘗到甜頭后,今年的快男更試圖讓億萬網友成為“真正的”出品方,臺網互動將不再是簡單的評論參與,網民的信息反饋和互動參與極有可能影響節目的設置和進展。
歡聚時代旗下的語音互動平臺YY被選擇成為今年快男的官方視頻互動平臺,YY擁有超過4.5億用戶,且主要使用者為年輕時尚人群,與快男選秀的合作契合度非常高。歡聚時代股價在快男節目開播前一天大漲超過12%。
一個全新的影響力包圍圈正在形成,沒有單獨的一家能占據這個高地。影響年輕人和意見領袖的主要媒體不再是電視臺,而是各種互聯網終端,并嘗試把版權使用、產品研發、營銷拓展融為一體,發現更多的互動模式;另一方面,電視媒體在專業制作領域則依然保持著自己傳統的優勢,二者配合才能形成效果最大化。
不過,在楊偉東看來,這個包圍圈正處于一種微妙的平衡,如果只做一頭,觀眾一定會突圍出去,這也是電視臺的擔心,害怕互聯網分流觀眾和觀看時間,因而綜藝節目一般不允許在線直播以免影響收視率。但是總的來看,大家都不否認新媒體跟傳統電視媒體的合力帶來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