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運用類象思維、模糊思維、整體思維與宏觀思維,我們會發現:革命事業與企業事業很像,都是持續發展的生命型事業,都有著類似的成長規律,都可以運用陰陽五行加以把握。革命事業有“五大法寶”,企業經營也有“五大法寶”!拔宕蠓▽殹钡钠胶膺\用,能保證事業成長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本文通過由毛澤東思想延伸的“五大法寶”思維,深入至企業管理中,運用五行原理解析現代企業管理,發現企業管理思維與毛澤東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導語:運用陰陽五行把握企業成長規律,會發現持續發展的生命型企業有著內在共性,其共性可以歸結為 “五大法寶”五行所講的“金”、“木”、“水”、“火”、“土”,也可以稱為企業的“五大法寶”。將其平衡運用,能確保事業成長過程中不出大的方向性與原則性問題。這是企業發展必須把握的規律。研究企業經營的五大法寶,對于目前中國企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法寶之一:核心競爭力(金)核心競爭力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期間,為中國管理學界所重視的一個流行概念。加入世貿之后,中國企業普遍暴露出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問題,引發了社會各界的擔憂。麥肯錫公司認為,核心競爭力是某一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它具有使一項或者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的能力。從“五行”的角度看,核心競爭力屬于“金”的特性,“金”是企業在競爭中制勝的獨特武器,是一個企業實力的綜合表現。譬如,麥當勞的快餐文化、佳能公司的激光技術、微軟的操作系統等,都是企業之“金”(核心競爭力)。企業缺“金”是沒有競爭力的。那些喜歡跟風模仿的企業,沒有自己的經營特色,就是“五行缺金”的表現。企業之“金”有兩個顯著特征:其一,它是企業的一技之長,難以模仿;其二,它既是克敵之劍,又是防守之盾。企業五行之“金”,具有比核心競爭力寬得多的內涵。凡是用于市場競爭的一切要素,都屬于“金”的范疇,譬如核心能力、核心產品、核心技術、專利技術、商業秘密、獨特的管理技巧、相對于競爭對手的比較優勢、資金實力、技術實力、人才實力等。法寶之二:駕馭變化力(水)變化是當今企業面臨的主旋律。在發達國家,危機管理、風險管理、變化管理等成為企業經營者關注的熱點話題。以危機管理為例,羅伯特·托馬斯認為,所謂危機管理,就是針對那些事先無法預想到何時發生,然而一旦發生卻對企業經營造成極端危險的各種事件的事前事后的管理,它包括:對從天災到人禍等各種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理。在五行學說里,這種能夠駕馭變化的能力,就是“水”力。企業五行之“水”是指企業必須具備像水一樣的品質和能力,能適應變化,應對變化和駕馭變化。企業五行缺“水”,就意味著缺乏適應變化、應對變化和駕馭變化的能力,容易造成夭折。企業“水”力培養,需注意如下幾點:一、以不變應萬變,不變的是核心經營理念,尤其是危機來臨之時,以沉著不變之心應對。二、以不爭為爭。當環境形勢不利于生存發展之時,“不爭”就是一種“爭”。三、變中求變。企業之“水”應該在變化中引導變化,走在變化的前面。企業五行“水”力,涵蓋了危機管理、風險管理、變革管理、管理悖論、組織變革、混沌管理等流行的管理理念。法寶之三:創新組織力(木)創新組織力是企業生命成長的組織保證。企業成長不僅需要強有力的領導,還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團隊和持續創新的領導組織機制。對應五行,就是指企業的“木”力。“木”力是一種使企業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生命之力,不僅包括組織學習和創新,還包括組織成長所需的物質和能量。企業五行缺“木”,意味著生命力弱,難以成長。企業“木”力培養,需注意如下幾點:一、視企業為生命,像培養生命一樣培養企業;二、員工是細胞,定位有所不同,人格上平等一致;三、企業應培養自己的大腦,領導也是員工,領導的大腦不等于企業的大腦;四、企業需要交流、學習、診斷、咨詢、創新、修煉、繁衍,實現持續成長;五、核心領導要完成細胞分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一個有凝聚力的“合伙人”隊伍;六、注重新陳代謝,培養各個崗位的接班人,保持組織活力。五行“木”力,不僅讓我們理解了當今流行的學習、創新、領導力、組織行為等概念,還囊括了影響力、企業生態、團隊打造、團隊領導力、組織領導力、學習型組織、企業診斷、風險投資等等概念。
法寶之四:價值提升力(火)價值導向逐漸替代市場導向、技術導向、產品導向,成為市場經濟的主流。企業如果能帶來價值,而且有辦法比競爭對手更勝一籌,客戶自然就會上門。企業五行“火”力,寓意企業應該有像“火”一樣的激情與智慧,為員工、客戶、股東、企業及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源源不斷的價值。企業五行缺“火”,會使企業急功近利,見利忘義,自私自利,為了短期利益而犧牲長期利益。偽劣產品、豆腐渣工程、一槌子買賣等現象,都是五行缺“火”的表現。企業“火”力培養,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價值導向。企業得以生存的理由在于它有價值,而且能夠創造價值。忽視了這一點從事企業或商業,必然會失敗。二、全贏觀念。損人利己是不行的;雙贏也是不夠的,犧牲了第三者的利益;只有全贏,才是價值創造的真正目的。三、企業在賺錢之上應該有更高追求。四、承擔社會責任,做好本職工作,不妨害他人與社會。五、樹立奮斗目標,點燃員工激情。企業五行“火”力,不僅涵蓋了“價值”這一流行概念,還包括如下流行的術語:客戶滿意、價值空間、價值鏈、產業鏈、企業經濟價值、顧客價值、員工價值、股東價值、利益相關方價值等。法寶之五:資源整合力(土)資源整合成為人們在新時代提高效率、贏得競爭優勢的一大武器。通常,資源整合是指將人、財、物、技術等資源聚集融合的能力,包括企業內部資源整合與外部資源整合。企業五行“土”力,是指企業應具備像“土”一樣的親和力,使企業與員工、其他企業、政府、媒體、供應商、客戶等,形成良好的共生共贏關系。企業五行缺“土”,會造成企業心胸狹窄、單打獨斗的局面。企業“土”力培養,必須注意的要點是: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二、要有足夠的容量,既能藏污納垢,又能化生萬物。要能包容利益相關方的缺點與過失。三、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土壤能使種子發芽、枯木逢春。企業“土”力,體現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更多更好的價值。四、建立生態系統觀。企業不是孤立的企業,它是企業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與“土”相關的流行概念,還包括整合營銷、關系營銷、資產重組、流程再造、業務重組、兼并收購、虛擬企業、信息聯盟、產業鏈、關系鏈、價值鏈等。讓企業五行“相生”而非“相克”企業必須具備上述五種能力,才能維系自身的平衡發展。企業的平衡發展體現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動態平衡上。所謂“相生”,也是這“五行”即企業五種能力的循環。一個市場經濟環境下生存的企業,憑借其核心競爭力(金),可以生發出一種駕馭變化力(水);正因為有了駕馭變化力(水),就會生發出創新組織力(木);因為有創新組織力(木),才能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價值,從而生發出一種價值提升力(火);因為有了價值提升力(火),為眾多的利益相關方提升價值,“德不孤,必有鄰”,才能生發出資源整合力(土);因為有了資源整合力(土),“團結就是力量”,才有可能生發出新的核心競爭力(金)。經過這么一周相生的循環,企業核心競爭力又會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又開始了新的循環。所謂“相克”,就是這五大方面相互克制。即核心競爭力制約創新組織力的片面發展;創新組織力制約資源整合力的片面發展;資源整合力制約駕馭變化力的片面發展;駕馭變化力制約價值提升力的片面發展;價值提升力制約核心競爭力的片面發展。動態平衡利于企業成長五種能力中的某種能力,相對于其他四種能力而言,均不能不足,也不能太過。某種能力太過,會產生“五行失衡”(相乘或相侮)。五行的短期失衡,對于企業的發展沒有太大害處,甚至有利于企業的跨越式成長;五行的長期失衡,則會危及企業的生命延續。企業生命的延續關鍵不在于五行的靜態平衡,而在于五行的動態平衡。生命就是在動態平衡中延續的。縱觀世界各地卓越的企業、能夠持續百年以上的企業,無一例外地在以各自獨特的方式,精妙地維系著本企業的五行平衡。非如此,不足以卓越;非如此,不足以持久。例如蘋果公司,不僅有強大的核心技術(金),還有超強駕馭風險的能力,喬布斯走了,蘋果還活著,喬布斯死了,蘋果依然活著,這就是“水”;還有創新組織力,喬布斯不是一個人,他們有著超能的夢之隊,這是“木”;還有“專注、簡約、完美”,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個性化,這是“火”;還有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整合,帶動了產業的升級,這是“土”。日本京都陶瓷公司,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奔跑,這是“金”;磨煉靈魂、改變心態、阿米巴變形蟲、在市場低谷期乘風破浪,這是“水”;大家庭主義、自然型集體、阿米巴團隊,這是“木”;敬天愛人、利他主義、追求員工及社會身心幸福,這是“火”;玻璃般透明的經營、收益最大化費用最小化、內部聯系聚餐會、創建盛和塾,這是“土”。可以看出,成功的企業,原來如此驚人的一致。中國企業應以“五行”為望遠鏡,觀察企業自身的問題,并付諸改善的行動,才能夠使中國企業走得更遠。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