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些干部,不管領導交辦的任務多么難辦、時間多么緊,他們都能保持保量按時完成,被大家叫作“放心干部”。
“放心干部”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以工作為重。不管是在與朋友聚會,還是在陪家人休閑,或是在半夜睡夢中,只要得到通知有任務,他們都會毫無怨言的回到工作崗位,自行調整好心態,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加班加點確保任務完成。
“放心干部”注定很受領導和同事歡迎。同事都希望跟他共事,因為“放心干部”大多是行家里手,對工作有深入研究,又不怕吃虧,跟他一起工作不僅省心省事,還因任務完成得好受表揚;領導接到重點任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交給“放心干部”去辦理,不用擔心到時完不成任務、受到上級和領導指責。
但是,“放心干部”叫好卻不叫座。“臟活”、“累活”都是他們干,工資卻不多拿一分,因而大家都不愿當這樣的干部;領導為了做好主管工作,就得牢牢抓住“放心干部”、不讓其離開,因而在提拔重用干部時,大多不會考慮他們;愿意吃虧、不懂拒絕,別人不愿干的工作,都交給他們,因而承擔的工作任務會越來越重……
“放心干部”有很好的心態。他們覺得將重要任務交給他,這是領導和同事的信任,如果完成不好,不僅對不起領導,更對不起所拿工資。提拔干部時,別人都在“上竄下跳”拉關系,他們卻在加班加點干工作,認為只要工作干好了,組織是看得到的、會考慮的。遇到別人不理解,他們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行,還需繼續努力。
“放心干部”黨性強,但畢竟不是神,他們也有七情六欲,希望得到提拔重用、關心關愛,當一而再、再而三得不到理解和重視時,他們就可能會動搖,認為實干無用,繼而也不愿當“放心干部”。其它干部看到老是“放心干部”吃虧、“鐘擺干部”獲利,他們也會不屑當“放心干部”,認為是傻子,能干還不如會說。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以前有焦裕祿、孔繁森、任長霞,現在有沈浩、楊善洲、李林森,他們那個不是“放心干部”,那個不是“實干家”。只有“放心干部”才能領導一方發展,才能干出令人牢記的一番事業來。特別是當前,經濟社會進入轉型期,“十二五”規劃正值實施初期,需要一大批會干、肯干的“放心干部”。競爭異常激烈、機會稍縱即逝,避實就虛、少干不干都會耽誤發展;離開了“放心干部”的任勞任怨、扎實苦干,什么都會成為一句空話。
我們干部隊伍中也有很多“放心干部”,是黨的事業巨大財富,必須樹立正確導向,真正發揮他們的巨大作用,切忌讓他們受累又吃虧。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崇尚“放心干部”、關愛“放心干部”的良好風氣;要注重教育引導,幫助領導轉變觀念,主動為“放心干部”“撐腰”,支持他們走上更加重要崗位;要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讓更多“放心干部” 脫穎而出,走上更寬廣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