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時為了取信于民,讓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金子。”但沒人去做。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這時人群中有一個人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商鞅立刻派人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金。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上下。此事使商鞅得到了群眾的信任,為推進“獎勵農耕”等一系列變法措施奠定了基礎,秦國逐漸強大起來,并最終統一天下。商鞅立木取信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與扛木頭這樣一件難度并不太大的任務相比,商鞅付出的五十兩黃金的代價還是挺高的,但是它由此換來的群眾對他的信任則是千金難買的。它帶給我們今天企業管理的重要啟示是:激勵的基礎是誠信,如果失去誠信,激勵就沒有任何效果。也就是說管理者在激勵下屬時,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兌現。你說話算數,講誠信,就是給他少點都沒有怨言,你要是讓他對你失去信任,想讓他再對你重拾信心,即使加倍補償,他都不理你。如果商鞅不兌現承諾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金,或只給一部分,相信再也沒人相信他了。 所以說,對員工而言,凡是不能兌現承諾的激勵都是耍流氓。管理者如果開出空頭支票,那將嚴重破壞員工和企業間的心理契約,結果感到前途無望的員工要么另找出路,要么就是和平抵抗。 但是在現實的管理中,許多企業卻背道而馳,為了完成業績目標,他們喜歡給員工“畫餅充饑”。表面上給員工定的薪酬很高,動不動就是年薪多少萬,為了刺激出業績,說完成指標后獎金、提成有多少,但同時卻把績效目標定得非常高甚至根本達不到,真到了年底的時候,總會想出各種辦法克扣,員工實際上拿到手的就少得可憐;資金吃緊的時候不是拖,就是只發一點基本工資;急需某個人的才干的時候,持股、分紅、加薪等掛在嘴邊,到了發獎金的時候,大提節約成本、艱苦創業。 畫餅充饑的本質是忽悠員工,從短期來看,可能有一定效果,但從長期來看,最終忽悠的是管理者自己。所以說,企業不能隨意給員工“畫餅”,當你給下屬“畫餅”時,要有能力給“餅”,畫“餅”不給“餅”,屬于空激勵,久而久之激勵的效果會適得其反。望梅能止渴,但是這個方法使用的次數非常有限,員工需要看到的是回報和希望,不來點實際的,你把前途描繪的再光輝燦爛也沒有用,夢想不能當飯吃。 還有一種不良現象,就是管理者對承諾的東西打折扣。比如之前承諾完成任務獎勵1萬元,但最終給的時候找各種理由和借口,少給幾千元。這個時候激勵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所以,管理者不要盲目給下屬承諾,盲目承諾的后果是毀了自己的信譽,喪失了下屬對你的信任。在給與承諾的時候,盡量采取保守謹慎的原則,如很有把握能給他加薪1000元,一般先說只能給到這個數目的8折或者8.5折的位置,然后給他意外的1000元,并告訴他,這個是鑒于他的良好表現而特別爭取過來的,讓他明白做得好上級不會視而不見,還會有意外的收獲。這個道理大家很容易明白,但是很少人用,甚至用反了。 總而言之,作為管理者,盡量不用“畫餅充饑”的激勵方法。當不能滿足員工物質條件的時候,可以從另外一些方面提供幫助和支持,比如提的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幫助得多崗位的鍛煉機會,但前提依然是這些承諾都是可以兌現的。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