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林妙可身價多高,實際上都是為了帶出某品牌這一目標信息。該企業(或者說該企業的公關公司)深知,直接訴求某品牌等離子電視如何好,沒有落腳點,也沒有新聞價值。采取迂回包抄的方式炒作林妙可,意在為該企業制造出一個可供炒作的輿論平臺。這種把戲,都是其他家電企業玩剩的。
果然如我猜想,所謂“林妙可百萬代言”純屬胡扯。5月5日,林妙可爸爸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不知道這種虛假消息是從哪里傳出來的!并說,林妙可的代言費其實很低。
為推廣等離子電視想出這樣那樣的招數,本也無可厚非,產品不好賣,總得想想辦法。關鍵是,無中生有地說林妙可拿走他們那么多錢,已經有點潑污水的意味了,或者干脆就是將林妙可往醬缸里摁啊!如果林父不出面澄清,林妙可清純可人的形象就有可能毀于他們手里。須知,林妙可還是一個9歲的孩子。
然而,我們并沒有看到廠家或其代理公司因此而出面道歉。在他們看來,這實在算不了什么,甚至還為這么折騰讀者而暗自叫好也未可知。反正就是炒作嘛,正著炒不行就反著炒,管他讀者反不反感呢。這是大多數中國企業的劣根性,為求知名度,寧愿犧牲美譽度。
實際上,稍有企業管理經驗的人都知道,產品能不能賣得好,廣告固然重要,但絕對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是什么?當然是產品。
恰恰在產品上,該企業處境相當尷尬。
目前,等離子電視在全球呈快速衰落趨勢,市場份額已經被液晶擠得只剩不到10%。正是看到難以抗衡液晶,等離子陣營企業紛紛倒戈,轉做液晶。至于未來等離子能折騰出多大動靜,業界普遍并不樂觀。這也是很多人不看好某企業押寶等離子的根本原因。
如今,屋漏偏遭連陰雨,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什么時候觸底反彈沒人知道。因此,某彩電企業相比于它的同行,風險更多一層,自然是心中焦急。今年第一季度,該企業利潤只有區區二百多萬,可以說已經相當脆弱,貿然投資等離子,必將對2009年經營帶來巨大壓力。從這一點說,將2009年視為該企業生死攸關年都不為過。
指望林妙可小小肩膀扛起企業如此沉重的期望,看起來太不現實。
突然想起李清照那句詞: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