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學畢業后,饒俊以海南省政府某廳長秘書為起點,開始了職場歷練。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意外”進入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在這條嶄新的職業跑道上,不斷修煉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十幾年間,他悄然從公務員蛹變為一個人力資源管理專家。 饒俊小檔案 出處 中華英才網 1984年~1988年 就讀于中山大學,主修哲學 1988年~1989年 任職海南省政府某廳長秘書 1989年~1994年 任東莞新科電子廠人事助理、人事主管、人事經理 1994年~2000年 任職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 2000年~至今 任職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 東莞新科 錨定HR 出處 中華英才網 真性情成就職業轉換 出處 中華英才網 1988年,饒俊大學畢業后順利進入海南省某廳,擔任廳長秘書。工作中,饒俊的積極表現和與人為善,深受領導喜歡。然而一年多后的一個偶然情況,改變了饒俊的職業航向。 那天,饒俊無意中看到了一則登在《南方日報》上的大幅招聘廣告,他一下子便被吸引了,心想做這么大幅廣告的企業一定很有實力。于是抱著看看自己是否有吸引力的心態投遞了一份簡歷,應聘廠長秘書一職。沒想到該公司很快就通知饒俊過去面試。饒俊當時也沒把面試放在心上,只是想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外出旅游一下。于是就從海南來到了這家位于東莞的工廠。面試時,廠長告訴饒俊,秘書的職位已經招滿,但有個助理人事主任的職位還有空缺,問他是否有興趣。饒俊當時認為人事工作無非就是發發工資,管管檔案,自己完全可以勝任。不過他卻沒仔細考慮過是否可以為這么一個職位而放棄機關的穩定工作,畢竟在當時,這是一份不僅待遇好,而且社會地位高,是大家擠破頭都很難爭取到的工作。 但是后來廠長的一句話改變了饒俊的想法,“你明天就來上班吧!”年輕的饒俊一下子就被打動了,他在政府工作一年多,從沒見過工作效率這么高的單位,而且廠長對素不相識的自己還那么信任。饒俊當即涌動起一份“士為知己者死”的熱情,答應了廠長。當他第二天再回到工廠時,發現廠長已經把他的食宿完全安排妥當了。這一刻,饒俊被徹底征服了,原本留在門外的另一只腳也完全邁過了門檻。他當時就想:即使這是個沒有保險、沒有住房、沒有高工資的企業,自己也無怨無悔。 這家公司就是隸屬于日本TDK集團的東莞新科電子廠。 構建“良性循環圈” 出處 中華英才網 饒俊進入新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員工檔案。當時新科有七百多位員工,由于人事工作不健全,員工檔案被散放在七八個裝滿雜亂文件的紙箱中。為方便查找,饒俊就趴在地上,一件一件地篩選、整理。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星期,最后把七百多份檔案全部清清楚楚地分理了出來。人事經理被感動了,他從沒見過認真、敬業到如此地步的小伙子。從此更加看重饒俊,給他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后來廠長也經常直接給他分配任務,饒俊在認真完成之外,總是不忘給自己的直接上司及時匯報,并征求他的意見。饒俊的謙虛好學和居功不傲更是深得直接上司的喜歡,他的職業前途越來越寬闊了。在新科工作的四年中,他獲得的職位晉升以及沒有職位晉升的加薪達十多次,從助理人事主任一直晉升到人事經理,工資也增長了十多倍。 饒俊后來在總結自己的職業生涯時,認為那時自己是“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的圈子”。其實在職業生涯的初期,他也存在一個兩三年的迷茫期,不知道一開始從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愛的職業。但是他首先在心態上認可了那份工作,不管工資給得多還是少,都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去做。因為他相信上司是公平公正的,只要立足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首先認真做好上司布置的第一件事,之后才會有更多工作交給自己,而自己也才會有更多機會展露才華,并在更多新嘗試中發現自己的興趣點,確立終生的職業追求,進而逐漸形成職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出處 中華英才網 所以,職業生涯規劃,最重要的是現在;如果暫時不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應該在哪里,就應把眼前的事情先做好,決不能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為新員工排憂解難 出處 中華英才網 由于當時的東莞新科建廠不久,還處在發展的初期,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饒俊后來的主要工作就是招收應屆大學畢業生。這些新招進的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剛離開大學校園步入社會,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惑。 出處 中華英才網 當時的東莞還是比較偏僻的城市,交通也不發達。員工下班后只能窩在集體宿舍,生活比較單調枯燥。于是饒俊便把自己的宿舍奉獻出來,供大家聚會消遣。每到晚上,年輕人經常三五成群過來跟饒俊一塊兒看電視,時不常地饒俊還買來飯菜,和他們一起動手開小灶,談心聊天。年輕人的心總是很容易拉近,因為饒俊只比他們大兩三歲,所以在他們眼里饒俊就像一位大哥哥,有什么煩惱與困惑都愿意跟他說說。而饒俊也非常體諒他們的感受,潛移默化間也在為他們排憂解難。當初,曾經有兩個女孩子同時追求一個男同事,結果導致其中一個女孩子神經恍惚,尋死覓活。饒俊及時發現了異狀,為防止意外,當晚就發動七八個新員工,輪流守候在女孩身旁,撫慰勸解。第二天,饒俊還是不放心,就安排大家把女孩送到了武漢她姐姐那里,希望她能夠通過家人的幫助調整自己。 出處 中華英才網 除了自己為新來的大學生們排憂解難之外,饒俊還聘請退休老師做心理輔導員,雖然算不上專業的心理輔導,但畢竟為那些有心理困惑的員工提供了一個排憂解難的渠道,而且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他們心中的壓力,消除了部分苦惱。 出處 中華英才網 超越“瑣碎” 以人為本 就算在外企,早期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大部分也都是行政性、事務性的管理。新科電子作為一家以加工電腦硬盤讀寫磁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制造企業,員工很多是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工,這就給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帶來了難度,尤其公司文化培訓難度更大。如果集中起來上企業文化課,員工肯定接受不了多少。于是饒俊從工人的業余生活入手,通過在下班后開展有意義的體育活動、興趣小組來強化工人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意識,這樣做不但解決了普及企業文化的問題,而且也逐漸地消除了部分員工賭博的惡習。公司上下洋溢著積極、團結、活潑的氣氛。 出處 中華英才網 新科農民工的數量眾多,所以每年春節返鄉訂票就成了問題。考慮到分散訂票不能享受集體訂票排隊優先的好處,饒俊便親自到廣州火車站給大家統一購買團體票,有一次一輛列車的2000張坐票全部讓他買下了。返鄉車票的問題解決了,他還得籌劃,到員工返鄉的那天,如何安排汽車把大家從東莞送到廣州火車站。如果讓三四千農民工們自己坐車過去,勢必非常混亂,且也很難保證每位員工都能順利坐上回鄉的火車。饒俊便和同事們一起安排了數十輛汽車,并將每輛車編上號碼,有次序地給員工們安排好座位。 不僅如此,饒俊還把另一份溫馨送給了將要回家過年的工人們。他和人力資源部的同事們一起在工人們離開工廠登上汽車的時候,給他們每人送上了一份情意綿綿的小禮物。禮物雖輕,卻讓工人們倍感溫暖,傳達了新科“念著大家、愛著大家”的濃濃情意。每年春節前送員工返鄉期間,都是饒俊最累的時候,但是他覺得“能幫到大家總是我最大的快樂”。 出處 中華英才網 饒俊認為,要想從瑣碎的行政事務性工作中體現出人力資源的價值,就得懷著一顆仁愛的心,超越“瑣碎”,將工作做到員工心坎里。 找準職業錨 出處 中華英才網 饒俊的父母都是國家機關的干部,父母的言行耳濡目染教育他要做一個正直善良有愛心的人。 上學期間,饒俊就因自己的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而廣受同學喜愛和信任,有困惑都愿意跟他交流。而大學里主修的哲學專業,也培養了他研究人的興趣。這種愛交往、善溝通的因子在饒俊的性格中越來越突出。 進入新科后,在關心熱愛員工、替員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員工對他的信任與認可以及他們排除煩惱后的笑臉,也都讓饒俊感到由衷的滿足和快樂,覺得自己對社會很有價值,做人力資源工作挺有意義的。同時,他也認識到自己的這種個性與興趣其實與人力資源工作的特點非常般配。后來的一次心理測試中,在一個關于換位思考的指標——同理心上,饒俊達到了驚人的98%,無疑這個指標也印證了饒俊很善于站在他人立場,替他人考慮問題的優勢。從那時起,他找到了自己的職業錨,相信自己一輩子的工作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了。 出處 中華英才網 到1994年,東莞新科已經從1990年初饒俊剛去時的六七百人發展到七千余人,在企業飛速發展的進程中,饒俊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獲了無數的歡樂。 百事食品 淬煉專業 機會總愛光顧有能力的人。1994年10月,廣州百事食品有限公司對在招聘和員工關系管理上很有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