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普·科特勒曾說過:“營銷是一門藝術”,但一直以來提到營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4P、4C或者4R理論,藝術光環始終閃耀不足。隨著網絡新經濟的強勢崛起、營銷轉型全面駕臨的時候,營銷與藝術才更多天衣無縫地耦合在一起,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經典實例來解讀。
2009年3月,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旅游局策劃的“護島人”招聘活動吸引了全球近3.5萬人應聘,花170萬澳元讓全世界迷上大堡礁;
2008年11月4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芝加哥宣布大選獲勝,當選美國新一屆總統,其獲勝也給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You”時代營銷課;
2008年8月,富士康的“中國最美打工妹”通過網絡傳播,其笑容只用了6天時間就火遍全球。
2008年4月,聯想公司的《7天7夜不吃不喝網絡追蹤紅本女事件》,在不到兩周時間里,僅搜狐論壇就有223萬的網民關注了這位讓人怦然心動的“紅本女”。
如果你是有心人,相信一定對這些事情還記憶尤深,這些既是營銷的經典范例,更是藝術的完美詮釋,還是《營銷造勢》一書中所列舉的部分案例。
誰都無法否認的是,當前我們奮力廝殺的商業戰場上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營銷、公關溝通方式早已被顛覆。因此“世界整合營銷之父”唐·舒爾茨教授08年來華時表示:營銷界需要做一個根本性的改變,互動體驗式的在線營銷將是整合營銷行業發展趨勢。在這種大趨勢之下,不管你身處哪個行業,必須學會營銷造勢!
何謂勢?孫子兵法曰:“激水之疾,至于漂不者,勢也。”湍急的流水,飛快地奔流,以致能沖走巨石,這就是勢的力量。企業在市場競爭的商戰中,只有占有優勢,才可先聲奪人。
在《營銷造勢》一書中,國內公關營銷領域的權威人士何五元先生和林景新先生列舉了大量最新實例、總結出多種實效方法,由淺入深剖析了營銷造勢的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術”,就是技能、方法論層面,講的是各路武功招式。武功招式是江湖中每個武林高手必學的基本功,是臨敵制勝的關鍵和保障。在《營銷造勢》一書中,作者羅列出了十大營銷傳播新技術,其中SNS、IM、手機、視頻、Twitter等最新的網絡傳播手段全部囊括其中,這部分還強調了尋找營銷支點的重要性和方法,教你如何活用這些武功招數,做到臨機制勝。
第二種境界是“道”,即是策略思路層面,講的是內功心法。江湖中的武林高手,到達一個境界后,注重的不再是華麗的招式,而是內功的修煉。招式可以復制,而內功心法是其他高手無法模仿的。
《營銷造勢》一書從策略準備、新聞策劃、傳播法則三個方面談如何提煉精準有效的策略,如何包裝策略到如何把策略落實執行,而且每個部分都還詳細給出了若干案例和方法論,如在網絡傳播一章,書中就概括性總結了反向法則、邀約法則、激怒法則、娛樂法則等八大法則,基本涵蓋了目前的網絡傳播手法,可以大大豐富你的營銷策劃思路。
第三種境界是“勢”,這是最高境界,強調對意境的領悟。
江湖中真正的高手在領悟大“道”之后,便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可無招勝有招,摘葉飛花,皆能制敵,信手拈來,俱顯威力。
在《營銷造勢》一書中,作者從競爭對決、形象打造以及上市推廣三大板塊,分別用實例的方式闡述了企業無勢者需造勢,無力造勢者需借勢,有勢者需用勢,語言生動,用詞精煉,有理有據,其獨家講述了移動VS聯通、華帝火炬營銷、IPOD“酷”營銷等將營銷造勢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故事,真實的案例分享可讓你受益匪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相信大家出于不同的從業經驗和知識體系,從中收獲各不相同。如果你能學會和領悟到第一境界,則混跡公關、廣告界皆無懼、落草企業事有成;如果你熟稔第二境界,那么無論在甲方還是乙方,皆可獨當一面,所向披靡,偶出妙手;如果你更厲害,能有幸登堂入室,步入第三境界,那恭喜你,你可以自立門戶,成一代宗師,締造新的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