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筆者在每月諸多的經銷商培訓當中,也曾遇到很多迷茫的經銷商、無知的經銷商甚至狂妄的經銷商,但筆者也發現,他們之所以做不大,做不強,除了自身的實力、網絡這些硬件外,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覺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筆者在培訓經銷商當中,發現很多業務員出身或是大學畢業后自己創業當了經銷商的這部分群體,近年來發展特別快,對傳統經銷商帶來了很大沖擊,這部分新時代的經銷商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因此,他們學習力強,行動快速。但也有一些經銷商,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第一、第二代經銷商,他們借助自身的膽量以及政策機遇,也發展起來了,但他們往往是被市場推著走的,當現在機會不再,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時,他們手足無措,迷茫萬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是怎么走到今天的,自己未來要到哪里去?以致他們渾渾噩噩,“瞪著一雙迷茫的、困惑不安的眼睛”操作市場,隨波逐流。
2、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有一些經銷商之所以在發展上找不到北,經營日漸困難,逐漸不為一些廠家所看好,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這些經銷商缺乏對自己的長遠規劃,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以致出現“戰略迷失癥”,今天經銷酒類,明天經銷調味料類,后天經銷方便面,大后天經銷火腿腸…….猶如“狗熊掰玉米”,前邊掰著,后面丟著。缺乏一條清晰的發展規劃路線,經營主業一直搖擺不定,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自己適合做什么?從而成為“忙、茫、盲”的“三忙”客戶,也很難讓自己聚焦資源,專注于某一領域,從而成為“區域王”或者“地頭蛇”。
3、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有些經銷商之所以成為長不大的“侏儒”,有時,跟這些經銷商安于享受,小富即安,“鼠目寸光”,不愿做更多付出等有很大的關系。筆者曾經接觸過一些這樣的經銷商,自以為有了幾十萬、上百萬的資產,便目空一切,“天下唯我獨大”,對別人都是不屑一顧,他們悠閑地過著日子,并認為經濟危機根本與他們無關,殊不知,沒有危機,才是最大的危機。
4、封閉自我,害怕改變。在中國30余年的改革開放中,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形成了兩種類型的經銷商,一是機會型經銷商,這類經銷商是借助改革開放的大好春風,因為“敢割社會主義的草”,又是中國從計劃經濟時代到市場經濟時代,產品供不應求,所以,當時,供銷社、糖酒公司、食品公司等分化出來的經銷商,就成了中國最早的經銷商群體。二是能力型經銷商。這主要是指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地跟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及時捕捉市場需求而成長起來的經銷商,也包括業務員出身、大學生創業衍生出來的經銷商群體。但做不好的傳統經銷商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面對日益劇烈的市場變化,猶如“裝在套子里的人”,想改變,可又怕改變,以致于封閉自我,故步自封。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