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處不在的行業潛規則
買車人多了,學車人也多了,駕校市場越來越火了,駕校間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
按照市場競爭的規則,市場競爭提升服務水平。駕校的服務水平應該越來越高了吧?最起碼,學員“學會開車”這個基本需求應該被滿足了吧?真實的情況是:“馬路殺手”成了新司機的代名詞,學員下了駕校的車,接著就上“陪練”的車。原來這么多教人學會開車的駕校,竟絕大部分沒有兌現承諾教會學員如何開車...
原來在這背后隱藏的是駕校市場的行業潛規則,原來駕校的任務是如何讓一個新手拿到駕駛執照.
在中國,幾乎沒有一個行業沒有潛規則:
1、軟件行業:軟件質量低劣是現在普遍公認的事實,軟件是不會不出問題的,不出問題就不是軟件了,于是,凡是軟件都會出問題,并首先被軟件廠家率先原諒。
2、牛奶行業:純鮮奶加工的成品鮮奶和奶粉還原的成品奶是看不出什么區別的,于是進口奶粉加工成的鮮奶大行其道..
3、水晶行業:水晶是天然的;但是水晶是可以人造的,人造的水晶也可以直接叫水晶;鉛玻璃看上去也很像水晶,竟然也可以叫水晶。于是制造水晶首飾都懶得用人造水晶了,直接把鉛玻璃叫做水晶,于是滿大街都是鉛玻璃做的假水晶...
4、水果行業:熟了的水果沒法存儲;不熟的水果沒法銷售,于是精明的商人們采用了技術創新手段,讓水果的生熟控制自如。半生不熟的水果就摘了下來,包裝后長途運輸,長期儲運,需要出庫銷售時,噴撒催熟劑,青綠的半生水果很快紅彤彤鮮艷欲滴,賣相十足,兩全其美,于是在業內風行,成為了行規。
6、裝修行業:業主不放心路邊裝修民工的施工質量,花幾倍的價格雇傭專業裝修公司,等到真正到場干活的,竟然發現還是路邊的裝修民工..
7、餐飲行業:很多餐廳洗菜就是過一遍水,一盆水可以洗幾百只碗,買肉就到農貿市場買臨近變質的肉,幾乎也是業內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可怕的是,在經過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內,在中國幾乎每一個行業基本都有不可對外人言的行業潛規則。
非常容易理解,在行業潛規則的背后,是黑色利益鏈條勾結在一起對消費者的無恥欺騙。
在少數人的違規行為獲得收益并且沒有付出代價時,整個行業就跟隨著選擇了墮落,于是潛規則成了維護整個行業利益的罪惡黑幕。
最可怕的不僅僅是整個行業陷入潛規則,更可怕的是發生消費者身上發生的“囚徒效應”,長期處于潛規則的大環境下無法擺脫而只好認命而屈從,有憤怒到無奈,從無奈到認命,從認命到習慣,從習慣到麻木,到最后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不再向當初那樣敏感,直至到了見怪不怪,甚至不這樣不適應的地步。
于是,在“集體墮落”與“囚徒效應”的共同作用下,行業潛規則被牢固的穩定了下來,在一定的時期形成了形成了一種可怕的惡性均衡。
二、潛規則背后的巨大商機
行業潛規則首先是整個行業對整個消費者群體的挾持,消費者迫于時間成本、法律成本和選擇成本等原因,最后選擇了忍耐。
其實消費者的需求是沒有被滿足的,不僅沒有被滿足,而且是極度不滿意,是無法選擇下的妥協,這時候只要有好的選擇,客戶就會毫不客氣地選擇逃離。
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國,國民對“進口”概念的熱衷從來沒有衰減過,不分從亞非拉那里進口,只要能選擇進口的就不會選擇國產的,與其說是對進口貨的非理性偏好,倒不如說是對國產貨的極度失望。
看看中國制造在國外的聲譽就可以看到中國行業潛規則的嚴重后果。
80年到90年代是中國普遍盛行低成本制造的時代,偷工減料之風盛行,在壓縮成本方面相當過分,而且沒有基本的底限,產品價格越來越低,產品質量也越來越次,這樣的偷工減料最終導致我們的產品在質量方面與國外產品之間拉開了巨大的差距,這種印象在消費者頭腦中被牢牢固化,于是價廉質次的帽子就開始穩穩戴在中國制造的頭上。
一些企業并沒有通過偷工減料的伎倆來生產更便宜的產品,而是頂住了短期的成本壓力,死死地將產品質量把控住,并將提升質量作為經營方針,那些熱衷于生產廉價質次產品的企業被消費者無情拋棄的時候,追求產品品質的企業獲得了高速成長,并且越做做大,甚至成為了全球的行業巨頭。
正泰電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整個低壓電氣行業通過粗制濫造偷工減料賺取熱錢的時候,南存輝憑著對質量堅定的信念,在價格和產量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堅持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在其他企業產品檔次越來越低利潤越來越低,銷量也止步不前的時候,正泰電氣實現了遠遠超越行業平均速度的增速!這在一個技術含量相對很低、競爭極為充分的產業中,能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的確難能可貴。
我們知道那里有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哪里就有市場機會,每一個行業潛規則的背后,都是一大群沒有被滿足需求的客戶群。雖然這時候這個市場在表面上競爭激烈,市場空間狹窄,其實仔細分析,大家都把自己圈在一個比較低的層次里、在同一個潛規則下競爭,例如駕校之間的競爭,都是在幫助學員勉強通過考試這個基礎上做競爭,爭來爭去,大家都沒有解決客戶的不滿?梢,貌似競爭激烈的行業也不是沒有市場機會,一個行業只要有所謂的行業潛規則脅迫用戶,就有進入的機會。
例如,中國的酒店行業是競爭很激烈的傳統行業,但是這幾年經濟型酒店的發展卻突飛猛進?主要市場來自于民營類企業的普通員工。我們知道,外企員工待遇普遍很高,外出差旅基本都是五星級,星級低了影響公司的形象。民營企業的老板和高管即使不住五星,也要住三星四星。民營企業的一般員工出差就比較難辦了,按照額度只夠住那些無星級的賓館甚至是招待所,在中國各類不上星的酒店和招待所的衛生與環境對于還算是白領的普通員工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但是費用額度所限,只好忍受用不香不臭的的衛生間、蓋不干不凈的被子,用不冷不熱的洗澡水。
忽然有一天,縮小版的星級酒店來了,房間小了無所謂,位置偏了無所謂,最關鍵的衛生條件大有改善,正適合住宿資金有限的民企白領們,于是經濟型酒店火了.
一個企業在一個行業,學會適應是遠遠不夠的,適應環境是能保證生存,和所有的同行一樣生存,也注定了和所有同行一樣平庸,“突破潛規則,解放消費者”,才是一個企業營銷創新的基本要點。你要記住,你只所以能,因為你的背后是強大的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