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在就業(yè)市場還是一片陽光燦爛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選擇自己的方向,于是,大學畢業(yè)成了一道分水嶺。
畢業(yè)前夕抱頭痛哭一場之后,有些人選擇了小城市,衣錦還鄉(xiāng)或遠赴異鄉(xiāng),憑能力或家世與人競爭;有些人則一頭扎入北京、上海、深圳的都市叢林,不折不撓地尋找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每個人都是懷揣夢想,每個人都信誓旦旦,要混出個人樣來。
那么,5年過去了,現(xiàn)在的情況如何呢?
先看看大城市的兄弟姐妹們
A和B,這對小夫妻,差不多已經(jīng)把根扎在了北京,A在私企,B在國企,都屬于IT行業(yè),兩人月薪加起來一萬二左右。2005年他倆在回龍觀買了個兩居,貸款尚未還清。A一直哭窮,終于在2006年改行去做銷售,壓力很大,不過據(jù)說蠻有賺錢的機會;B呢,來北京后跳了三四次方才穩(wěn)定下來,雖然收入一般但總覺得還有指望。至于要孩子的計劃,由于經(jīng)濟壓力大,只好一推再推了。
C,當初為了逃避就業(yè)壓力她選擇了讀研,結果一讀再讀,學歷水漲船高,如今她和老公均已博士畢業(yè),留在北京某研究所工作,剛剛畢業(yè)卻已近而立之年,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他們一籌莫展。
D已經(jīng)在上海落戶,就職于某知名外企,沒日沒夜的加班,月薪仍不過萬元。C的房子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總價80萬左右,加上裝修電器不到100萬,是個80多平的兩居,距離C上班的地點千山萬水,每天上班來回要3小時以上。上次見面,C看起來憔悴消瘦了許多,讓人不得不提醒他時下流行的過勞死。
同樣也在上海打拼的E,雖然和女友已經(jīng)雙雙在滬待了數(shù)年,卻把房子買在了鄭州。賺夠了錢我就回去,自己開事務所,目前月薪8k的他總是這么說。可是,多少錢算是“夠”呢?一年又一年,青春可真是短暫啊。
F畢業(yè)就去了深圳,就職于某著名通信公司,做技術。每天深夜方歸,累得要死要活,連上網(wǎng)跟老同學聊天的時間都沒有。結果,沒多久就跟女友分手了,錢倒是攢了一些,但是夠在深圳安家嗎?想起未來,作為一個小小的技術人員,還面臨著公司裁員的危機,F真是有些迷惘。
總結一下,這幾位再怎么跳來跳去,也還是相對底層的職員,月薪少于或等于一萬,而且看起來并沒有太大的晉升空間。名為白領,實為草根,怎么掙扎,也不容易浮出水面。
再來看看小城市的校友混的如何
G
 |

關注濮陽人才網(wǎng)微信
實時跟蹤簡歷狀態(tà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