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首屆學生畢業。五年前,這些學生從其他學院轉入國學院進行學習,成為國內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開始了與傳統學科不同的學習歷程。 作為人民大學這一屆就業情況最好的院系之一,國學院1/3的學生將繼續攻讀研究生,而其余2/3的學生也已經找到滿意的工作。
未寫入專業名錄錯失機會
劣勢
國學院的學生在找工作時才發現自己遇到了開始不曾設想到的困難。特別是因為國學院的成立僅有短短五年,“國學”專業還沒有進入國家專業名錄,不少用人單位尚對國學缺乏了解,這些外部環境使國學院的首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也遇到一些意外。
例如,不少用人單位在用計算機自動檢索應聘者簡歷時,僅能識別“中文”“歷史”“哲學”等名稱,而對“國學”專業則直接排除,這可能會讓國學院畢業生與一些就業機會擦肩而過。
優勢
背景特殊更容易吸引考官
但背景特殊的“國學”兩字同時也能吸引面試官的注意和好奇,成為應聘時的有利條件。
國學專業的學生往往要從事文字相關專業,而五年的學習使學生有了更多的積累和沉淀,豐富的文化底蘊再加上更為主動的學習能力,成為很多單位青睞他們的原因。一名事業單位的HR表示,實際操作能力對于這些有碩士文憑的人來說,只要一個月左右時間就可以掌握,但是文化底蘊卻需要多年積累才能有。
希望能夠做一代儒官
求職故事
在同學們還在為得到一份offer而焦頭爛額的時候,國學院的陳昌智取得了令大部分文科學生都很羨慕的成績:他經過一個月的投遞簡歷,得到35個筆試和面試機會,12次進入最終面試,拿到8個offers,包括中國海外實業、兆泰置地、航天研究院、北京建工集團等。
在那么多選擇中,陳昌智卻選擇了薪水最少的一份——到上海金山區當公務員。這是因為陳昌智受到國學思想的熏陶:致學和從政,是求學的最好出路。而根據自己的性格和理想,現在是去實現政治理想的最好時機。
陳昌智的政治理想也頗有國學的味道,“孔子說過‘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以國學的思想和政治從來都是相關的!标惒欠Q自己的為政理念是“誠”,今后不管對同事對領導還是對人民群眾都要秉承誠意。
陳昌智在2月末才開始找工作,和其他同學相比晚了很多。剛開始他也擔心自己找工作會太不順利,可是一個月的時間,他發出了120份左右的簡歷,并且有1/3得到回復,“找工作沒有那么難嘛。”談到找工作的秘笈,陳昌智認為他沾了國學院學生的光。一方面用人單位對國學院充滿好奇,給了他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國學院秉持精而不濫的教學理念,控制學生規模,“經濟的崗位多,但是經濟學生也多,所以學生也沒優勢,而國學院的畢業生就我們一家!绷硗,即使用人單位通知不用帶任何東西,他也一定會帶上證件、作品和榮譽證書去面試。特別是作品,因為國學院的學生從大三就開始做研究,所以他有豐富的論文,以及在學生工作中涉及的宣傳國學院的手冊等,這些都吸引了HR的目光。
工作以后,他打算繼續看書,繼續學習和踐行“修齊治平”之道,并且希望能夠“出將入相”,做一代儒官。
熱愛民族文化的 人才會贏得尊重
求學故事
侯浩然從研二開始奔赴德國慕尼黑大學讀博,國學院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霸谌舜髧鴮W院讀了四年,在德國還是很受用的”。
當他在德國正式進入學習階段,他發現自己不但不比國外的其他學生差,甚至有不少優勢。比如在古漢語文獻的利用上,為了能與國際接軌,國學院不惜代價大力聘請一流專家給學生上課。在這樣的環境下,侯浩然曾經在國學院陸續學過藏文、滿文、蒙文、梵文、西夏文和回鶻文六種文字。“即便現在在慕尼黑大學也難得有這么便利的學習條件。”
雖然是研究國學,但是國學院十分強調學生的外語能力。當時,他們常常會組織一些讀外文著作的讀書班,另外還經常請一些世界各地的著名學者來做講座,隨時帶來最前沿的研究訊息;而平時老師和同學們在一起也經常交流國際學術動態。這些經歷,都讓侯浩然到了德國后很快適應了那里的生活。
如今在德國的侯浩然不僅在學業上越來越順利,而且侯浩然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經典和歷史的熟悉,也讓他有了越來越多的歐洲朋友!耙粋熱愛、尊重和了解自己國家和民族文化的人,才會贏得別人的認同和尊重!
游學成畢業生珍貴回憶
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國學院為學生安排了兩次帶學分的必修游學機會,這也成為國學院畢業生最珍貴的回憶。大三時,全班去山東曲阜及湖南的岳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等幾大著名書院游學,研究生階段又去了洛陽等地。而西域學的學生基本上年年都去西藏、敦煌這樣的地方游學。游學回來,讓劉玉葉思考了很多,“游學是古人培養生命精神的一種良好手段。但現代人好像沒有太注意。”
經典通讀打下堅實基礎
國學院保送直博的劉玉葉說,國學院開設了一些傳統文史哲學院沒有的課程,而這些課程往往都是她最喜歡的,比如《史記》研讀、《楚辭》研讀等經典研讀課程。往往通讀是不夠的,國學院還要求學生背書。中國古代文學的老師要求學生背誦一些詩詞,考試的時候學生排隊一個一個到辦公室,老師隨便翻開一頁,讓學生背誦。不少同學為了背誦古詩詞,跑到孔子像前晨讀也成了人大的一道風景。
國學學習激發研究熱情
今年,國學院有8名同學考上北大、人大、南大的博士,他們將繼續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將在北大深造的徐暢覺得自己考博的順利得益于國學院打下的扎實基礎。而更讓她感激的是國學院讓她找到了今后的目標——做學術研究。她最初選擇國學院是因為喜歡紅樓夢、唐詩宋詞。但在后來的學習過程中,她發現“之前自己對唐詩宋詞的那種喜歡,只是感性的覺得美好,而不是研究。進入國學院,漸漸覺得‘國學’的研究性更強。”
推遲原因
國學院首屆畢業生中還有5人未能如期畢業。國學院解釋有的同學因身體原因或獨立創業需要延期完成畢業論文寫作;有的則是因為未能完成國學專業應有的學分與論文要求。
對于這些未達標的學生,國學院寧可讓他們延期畢業,以此保證國學院人才培養與輸送的嚴格標準。
創業故事
一年前,即將畢業的趙晗跑去后海和朋友們合伙開了一家云南菜館,成為國學院學生中第一個老板!坝洸坏谜l說過‘和平年代,男人最刺激的游戲就是創業’,所以我也想走創業這條路!毙愿裆系摹安话卜帧弊屭w晗不希望被定義為“書生”,也讓他離研究國學的路越來越遠。“我并不甘于坐一輩子冷板凳,躲在書齋里窮經皓首地做學問!
創業的辛苦和勞累讓趙晗無暇兼顧學業,國學院對學術的嚴格要求又不能容忍他“混”著畢業,兩難之下,趙晗在去年創業之初就選擇了延期畢業。但延期的機會只有一次,趙晗表示,餐館走上正軌,他會在下學期之初就回到學校和導師商議畢業論文的事:“無論如何,我還是不會放棄學位的!
雖然不再從事國學研究,趙晗的國學范兒還是融入他的經商風格。在他的餐廳里,不管是擺設裝飾,還是氛圍氣息,都蘊藏著幾分國學痕跡。趙晗心目中的理想餐飲企業不僅是一個能打工掙錢的地方,更是一個可以給員工職業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地方。“己欲達而達人,己欲立而立人,這是我的信條,我要讓在我的餐飲企業里工作的員工,不僅成為物質上的有產者,更是精神上的有產者!
這樣高的就業率確實超過想象
對話:人民大學國學院黨總支書記、副院長 徐飛
問:今年國學院首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是你們意料中的嗎?
徐飛: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為社會確實需要國學人才,意料之外是沒有想到就業情況會那么好。因為本身文科學生找工作就相對較難,F在用電腦審核簡歷,在專業目錄上根本沒有國學,所以有些學生可能在初選就被篩下去。而且是國學院首屆畢業生,他們沒有師兄師姐的幫忙,也沒有建立社會用人的美譽度,所以還是有很多困難,這樣高的就業確實超過想象。
問:很多學生從事的工作并非國學專業,這是你們希望的嗎?和傳統文史哲專業學生相比,他們具備哪些就業優勢?
徐飛:辦公室文字工作、企業內部文化培訓等都是與國學相關的崗位,不能說大家都去做國學研究或者國學推廣才是專業對口。
來源:京華時報 本報記者 周逸梅 通訊員 尹帆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