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裸辭”,網友觀點分成兩派。一部分網友認為,裸辭屬于沖動行為,要找好下家再辭職;另一部分網友認為,裸辭沒啥大不了,辭職后一樣混得好。
“壓力太大了,我要‘裸辭’。”昨日,網友“林ling_2010”在天涯成都的一篇帖子,引發了網友關于裸辭的熱議。有人勸樓主“莫沖動”,也有人鼓勵樓主辭職,稱“沒啥大不了”。所謂裸辭,簡而言之,就是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
沒幸福感白領女孩想裸辭
網友“林ling_2010”今年25歲,前年大學畢業后進了現在的公司,“工作馬馬虎虎,薪水也過得去,但一點幸福感都沒有。”
她說自己是個很隨和的人,性格比較猶豫,雖然辭職的想法一動再動,但考慮到尚無后路,她一直沒勇氣遞上辭呈。最近,連續的加班讓她有些吃不消,“我不是怕辛苦,實在是工作太無聊。”于是,她在天涯上發帖,希望網友能給一些建議。
帖子發出后,網友的觀點分成兩派。“愛情抗體”認為裸辭“比裸奔更需要勇氣”,和他持同樣觀點的網友不少,大家都勸樓主“莫沖動”,“找好下家再辭”。
而網友“要飯沒有碗”則表示,自己裸辭過兩次,“沒啥大不了的”。“bsyy1983”說自己為了看奧運就裸辭,耍了3個月后轉行,“現在一樣混得還可以”。
調查13人7人有過裸辭想法
昨日,記者隨機調查了13名不同行業的朋友,有7人表示有過“裸辭”想法,但真正付諸行動僅2人。
記者總結了一下,“裸辭”的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遇到發展上的瓶頸,繼續留在原單位不過是“混生活費”;有的是不堪忍受“犯沖”的同事或上級,受點委屈就想離開;有的因為工作壓力大,導致自己逐漸成為有工作沒家庭的人,身心疲憊達到極限;還有一些是身體、感情、家庭等原因。
但是,大多數人只是在心里產生過這個想法,并未真辭職。在廣告公司工作的李小姐說,她工作經驗不夠,沒找好下家就辭職,后果很難設想。和李小姐一樣,出于經濟壓力和職場發展的考慮,大多數人選擇等待。
真正付諸行動的2人中,其中1人因為不滿單位的工作安排,毅然離開。隨后她經歷了漫長的求職期,直到半年后才找到工作,“現在想想,當時還是太沖動了。”另外1人則有明確規劃,他曾在成都一家廣告公司工作,裸辭后休息了2個月,后來到重慶的廣告公司求職。
人力資源專家:不提倡裸辭
“裸辭對第二次就業影響很大,我們不提倡。”西華大學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系副教授付丹妮說,許多職場新人,一時無法適應工作就想一走了之,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時對自己的不良影響也很大。
付丹妮說,除了工作經驗的問題外,辭職的經歷可能讓新的單位產生顧慮,“聰明的職場人應該是騎馬找馬”,她建議準備辭職的人找好下家再離開。
目前正是招聘季,付丹妮建議用人單位和求職者在雙向選擇時做好溝通,做到“人職匹配”。這樣一來,員工的工作幸福感和企業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