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關鍵時期,一些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了專業之惑。原本以為讀了熱門的專業,求職時卻遇到尷尬,一些“偏門”專業的畢業生,求職時卻很順利
專業熱門,能力更重要
受訪人物:小倫(化名)
專業背景:2008年畢業于南寧市某高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志愿填報情景再現:
“2001年,我還在讀初中,網吧剛剛在我們縣城出現,4元一個小時,很貴卻很火爆,我剛去的時候,連開關機都不會。到了2004年高考填志愿時,我發現每個高校錄取分數線最高的總是計算機專業,加上身邊的親人、朋友都說計算機專業很熱門,我就填了這個志愿!
求職經歷:
小倫現在在南寧市一家企業里做行政工作,與計算機的專業技術幾乎不沾邊。小倫自己做過統計,大學全班42名同學,5個人是做軟件開發的;有15個人做了計算機應用類行業,比如說電腦城技術員、軟件維護、軟件銷售等等,有些崗位甚至不需要計算機專業技術也可以勝任。余下的同學,有的進了銀行坐柜臺,有的做外貿,還有的到培訓學校里做了老師。
“我們現在畢業兩年了,就業率應該說是100%,大家都有了工作,但是就業質量比預想的低。有的同學,在南寧的電腦公司給人做售后維修工作,一個月也就1000元。有兩個同學,看到公司招保安,包吃包住,還有1200元收入,比做電腦維修的待遇要好,也情愿去做了。我現在在公司做行政工作,月薪也就是2000元左右!毙悓τ浾哒f。
小倫覺得,熱門專業難找工作,和一些高校蜂擁開設熱門專業,不求教學質量有著一定關系!2008年,我們畢業的時候,同專業的畢業生一抓一大把,競爭激烈。我們學校也是在2004年,順應國家擴招的政策,把計算機專業擴大成獨立學院。由于學校計算機學院的師資力量很一般,以至于我們這批畢業生能力很差,不被用人單位認可,學校干脆在2007年減少了招生人數”。
“一位高中同學在我的出租屋‘蹭住’了半年,一直找不著工作。他大學里學的是生命科學專業,當年都瘋傳它是個熱門專業!痹谛惪磥,生命科學和計算機專業一樣,高精尖人才始終是社會需要的,只是不少高校培養的畢業生能力跟不上,而且畢業生明顯供大于求。
調劑專業竟成“香饃饃”
受訪人物:朱強(化名)
專業背景:桂林某高校地球科學學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
志愿填報情景再現:
“那是2004年了,我都忘記當時第一志愿報的是什么專業了,第一念想就是出省去繁華的大城市上大學,所以填報的都是長江以北的名校。但是我不夠幸運,我被調劑到了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當時我們班大部分同學都是調劑過來的。”
求職經歷:
現在,朱強在廣西一家私營礦業公司工作,他的待遇很不錯,月薪6000元,該有的福利都有。雖然有些辛苦,但是他做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他掩不住滿足:“現在我在河池巴馬做實地考察,工作之余還可以領略美麗的自然風光,挺愜意的!
朱強的求職過程幾乎沒有什么波折:“我們專業就業確實很容易,當時我們班是百分之百的就業率。每位同學基本上都有五六個好的選擇,可以這樣說,我們求職的艱難在于該去哪家企業而不在于如何沖過求職的‘獨木橋’。我在學校舉辦的雙選會上投了一份簡歷,然后就被錄取了!
朱強對記者說,看似冷門的專業,隨著形勢變化,也會有變熱的可能。比如,地質工程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冷遇后,在2002年前后開始復蘇。由于地質工程專業涉及國民經濟建設的領域很廣,而目前的經濟建設項目很多,發展的速度很快,為畢業生創造了很好的就業環境。在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普遍困難的情況下,地質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仍然非常好,具有比較強的發展勢頭,在全國形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一些就業前景不錯的專業,例如石油勘探,往往要面臨艱苦的工作環境,這也是“冷門”專業之所以冷的原因,朱強說:“我們班大多數是農村孩子,因為資源勘查工程是一個艱苦專業,要到深山野林里找礦、做研究,城市孩子如果不是有熟人做地質工作的,明白這個專業的‘前景’,一般都不報這個專業。既來之則安之,我是農村孩子,對我來說這點苦不算什么。我覺得只要認真學好該學的,將來總會有用武之地。”
機會沒有青睞我
受訪人物:小昌(化名)
專業背景:2006年畢業于湖北某高校法律專業
志愿填報情景再現:
“我的一位師姐高考分數超過一本線幾十分,卻只填了個二本學校,她喜滋滋地對我說,自己這樣做,就是為了擠進該校的王牌——法律系。由此,我在潛意識中更堅定了學法律的想法。第一次高考,我沒考上,第二年,我終于考進了湖北一所二本院校的法律專業!
求職經歷:
就在小昌填報高考志愿的2002年,公務員考試制度在全國全面鋪開,此后,公務員成為求職競爭最為激烈的崗位。與此同時,號稱“最難”的司法考試,在2002年的通過率是6.68%,到2007年竟達到20%,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用小昌自己的話說,就是“成千上萬的律師仿佛一夜之間冒了出來”。
就這樣,法律專業的畢業生遭遇了挑戰。畢業一年半,小昌一直沒有正經入職過。他在南寧的城中村租下一個簡陋的房間,每天像跳蚤一樣四處奔波,“仿佛到處都是機會,但是仿佛都稱不上機會”。
小昌沒考過司法考試,當不了律師,便嘗試到一家公司里干銷售,但是呆了不到兩個星期;他到電視臺里給人跟班打雜,很快又發現前途渺茫。唯一掙到錢的,是在一家律所里做編外的助理,每個月拿點“跑腿費”,在這個過程里,小昌發現小律師的日子就像業務員,“大案子接不了,小案子接不到”。
就在小昌在南寧奔波時,他發現不少報讀法律專業的高中同學情形和他相似!拔矣浀卯厴I一年的某一天,我們幾個人躺在南湖邊的草地上聚會,只敢喝廉價的礦泉水,望著天空,心事重重”。
“后來,我們幾個人都回到百色老家,各自都考上了縣里鄉里的公務員,我當了鄉干部。原本大家都希望能待在城市里,但是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痹捳Z間,小昌難掩遺憾。
晦澀名稱掩蓋好專業
受訪人物:小張(化名)
專業背景:某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志愿填報情景再現:
“我的一些高中同學聽說這個專業是學高壓的,一下子就被嚇得不敢報。我當初選報這個專業不是出于本意,而是由于理解偏差,以為是做電子產品的學科,就糊里糊涂地報了!
求職經歷:
直到現在,小張的高中同學提起他的專業,還是一副驚駭的樣子:“學高壓的,很危險的,好嚇人。”事實上,這個專業并非如傳言一般,“我們的專業可以說是電廠、電網企業的主力軍,我們學校很多人都去了電網公司,實際工作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危險。由于現在國家正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能源等行業發展前景很大,人才市場對這個專業的需求很旺盛,很多企業都來學校招聘,所以我們就業面比較廣,自己有主動權,在求職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
小張現在就職于廣西一家電力企業,當時是參加學校的招聘會投遞了簡歷,順利通過筆試和面試。小張對自己的工作總體還是滿意的:“我認識的一些朋友現在工作很辛苦,掙的卻很少。相比起來,我的月薪5000元,算是很幸運了,而且我的工作還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的空間!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不少“香饃饃”專業,只因專業名稱晦澀,讓人誤以為是冷門專業。例如環境工程,貌似只是環境保護,事實上還涉及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記者了解到,廣西大學環境工程學院一個大學四年級的本科班,全班就只剩一個同學沒有簽工作合約,他沒簽是因為家里另有安排。
另外,機械工程專業也總是被認為是冷門,廣西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的一位同學對此提出“抗議”:“我們熱得很!招聘單位不是來招人而是來搶人的。三一重工就學了一把劉備的‘三顧茅廬’精神,一連來我們學校舉行了三次招聘。此外,還有比亞迪、柳工等企業也都對我們專業的學生很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