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報社的資深記者,那天采訪,領導安排他帶個實習記者。
是個年輕男孩兒,剛讀大四,新聞專業,神情略顯緊張嚴肅,目光中充滿躍躍欲試的自信,照相機錄音筆準備齊全,很像他當年的樣子。
他笑笑,帶男孩兒出門。
是采訪市里幾個著名企業家,這樣的采訪,也只是走走過場,企業家的各種資料齊全,回來一整理即可。所以,采訪過程,他只是象征性地說幾句。卻沒想到那個男孩兒比他要認真,拍照、提問,一絲不茍,甚至準備了詳細的提問提綱。
他理解男孩兒的熱情和沖動,所以索性找了借口去到旁邊休息,把時間都給了男孩兒。
終于,男孩兒采訪完畢,興沖沖地跑到他身邊。他也不多問,帶著男孩兒回報社。
回去的出租車上,男孩兒似乎意猶未盡,說著那幾個企業家的成功人生。下意識地,他回了一句,是啊,人家命好,運氣好,個個有錢有名氣……口氣,是無奈,也是頹喪。試想,在他們人生的光環下,有誰不抱怨命運的無奈呢?
不料,男孩兒卻說,我們也還有機會啊。
他笑起來,分明是嘲笑,嘲笑男孩兒的天真。機會又不是大街上的饅頭,誰想買誰買,誰想要誰要。
男孩兒卻根本不管他的嘲笑,依然興奮地說,我都問過他們了。那個做房地產的張總,他像我這么大時,還正在工地上打工呢。那個食品集團的阿姨,她說像我這么大時,還沒穿過一件新衣服。物流公司的陳總,24歲時還在部隊開車。對了,還有那個開酒店的何大哥,他說他考了三年大學才考上,像我這么大時,剛讀大一,學校也不如我的好……男孩兒說,看,他們在我這個年紀,都不如我呢。所以,他們也不是天生就成功的;所以,只要我努力,我的未來,也有希望和他們一樣……
他愣住了。他沒想到男孩兒會做這樣的采訪,更沒想到,男孩兒會在采訪后以這樣的方式比對他們的人生過程。而這樣關于企業家的采訪,之前他做過很多,已經駕輕就熟,都是采訪他們的成功。每次采訪完,也都會有同樣的感觸,覺得他們是得了命運額外的眷顧,于是羨慕,甚至有一點兒嫉妒,為此,心底甚至多了一些自甘認命的頹廢。而這個男孩兒,心境卻和他截然相反。其實,他也不過比男孩兒大四五歲,過了這個冬天,也才剛剛28歲。他忽然意識到,很多現今的成功人士,也許在他這個年紀都不如他。只是長期以來,他看到的只是結果,而男孩兒找的,卻是一個平凡的起點。
那天,面對身份是實習記者的男孩兒,他感覺到了深深的慚愧;貋砗,他改變初衷,重新策劃了這次采訪的主題,協助男孩兒一起完成了男孩兒的第一篇采訪稿:《在我們這個年紀》。他想從此以后,他將以年輕的心態,重新正視他人、面對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