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樺天把菜遞給顧客。 通訊員 鄭再非 攝
早上六點,(寧波)高塘菜市場迎來第一批客人。25歲的陳樺天站在自己的菜攤后面,戴黑框眼鏡,斜挎背包,一身時尚的打扮,看起來和菜販的身份不大相符。
跟陳樺天在一起的還有他的兩個同學,“一個是我在瑞典留學時的同學,另一個是我的高中同學,”他說。
為什么留學回來要賣菜?陳樺天有他的想法。
一開始搞蔬菜配送
出師不利
陳樺天說,他曾在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大學讀書3年,學的是計算機,去年11月畢業回國。
“書沒有念好,”陳樺天微笑著說,覺得做農副產品門檻低,就想到了搗騰這個。
他首先想搞蔬菜配送。
陳樺天家在鎮海澥浦有10畝地,去年12月開始,他專門請人在這10畝地上種菜。“我自己找高校,把大白菜配送到高校食堂,”陳樺天說,由于經驗不足,在保鮮方面做得不好,大白菜都爛了,“損失了幾千塊。”
擺菜攤
第一天賺了120元
搞蔬菜配送出師不利,陳樺天決定先做零售,一點點累積經驗。
“我想,能不能把其他地方生產的、比本地產優質的農副產品弄到寧波來賣,”3月30日開始,陳樺天租下了高塘菜市場13-09號攤位,“試一個月看看,首先是為積累賣菜的經驗,第二才是賺錢。”
陳樺天說,3月30日他開張第一天賺到了120元。
陳樺天說,他剛從甘肅那邊買了60噸土豆,4月10日左右就能到寧波。“那里的土豆質量好,這批土豆主要用來做配送和批發,零售價估計要在2元左右。”
價格殺手
同行頗有微詞
“第一天,他賣什么都是1元一斤,我們批發來也要這個價格,”同一個市場一個不愿透露姓名的菜販說,“他把價格壓這么低,我們實在吃不消!”
另一位菜販說,陳樺天他們開張第一天,半個小時菜就賣完了,“價格實在是太低了,買的人跟搶一樣。”
高塘菜場一位工作人員說,價格的高低,一般由菜販自己定,但也不能亂來,“今天一個價,明天又是一個價,市場都被搞亂掉了”。
對此,陳樺天說,他有他的道理。
“我的成本不高,也就投入了三四萬元。菜是自己種的,完全不用農藥,運輸費和人工費很少,”陳樺天說,另一方面,他認為現在賺錢不是目的,“我就是要把影響打出來!”
對于陳樺天這樣的說法,幾個同行的評價是:“真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創業
本就沒有可復制的模式”
對于陳樺天這樣的事例,寧波市人事局人才開發處一位姓許的工作人員說,只要年輕人自己想創業,就應該給他們機會。不管他以前學什么,也不管他選的行業跟專業有無關系,“創業本就沒有可復制的模式,要邊實踐邊創業。”
許先生說,現在國家鼓勵大學生們到基層去、到農村去,留學生村官早有了,留學生菜販也很好啊。“當然,能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所長,從事更有技術含量行業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