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十五規劃要解決的重要問題,近日網絡紅人樸實男被廣泛關注,畢業于北大青鳥的樸實男因參加一檔求職節目表現出色,直接晉級百強企業被網友熱捧。有網友將他的語錄總結成求職寶典在網絡傳播。在網上搜索"求職寶典"可看到540萬個搜索結果。為何“求職寶典”和樸實男會有如此高的關注?他給找工作的大學生帶來了哪些啟發?
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已經加入了找工作的大軍,以求職為主題的選秀節目也越來越受歡迎,很多優秀的人才通過這樣的平臺找到了合適的工作。然而大部分畢業生缺少職業規劃,缺少面試經驗,缺少就業準備。搜索和參考求職寶典成為畢業生求職面試的第一步。求職寶典是否能改變求職面試的結果?筆者認為決定面試結果的并不是面試那幾分鐘,而是在面試前應先解決的三大問題。
問題一、“工作經驗”缺失
小李畢業后帶著簡歷去了深圳寶安北路的人才大市場。里面招聘的公司特別多,職位也五花八門,可是,他轉了一圈又一圈,幾乎沒有找到幾個不要求工作經驗的職位。“工作經驗”,那四個頻繁出現、格外刺眼的字讓剛畢業半年的小李在一家又一家用人單位的展臺前一籌莫展。類似的經歷發生在太多的應屆畢業生身上。
用人單位對應屆畢業生的“經驗歧視”無疑成為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一道障礙。對于用人單位的“經驗歧視”,樸實男講述了他的經驗 “兩年前獨自一人來到北京,為了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領,選擇了北大青鳥學習計算機,并以優異得成績取得了軟件工程師認證……”“今天來到職來職往,希望找到一份JAVA工程師的工作”。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錯了付出再多努力可能起到的作用相反。樸實男的成功說明大學生就業前可通過參加職業培訓的方式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北大青鳥作為軟件人才職業教育機構提出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觀點,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實習的機會,所以廣受用人單位歡迎。
問題二、過度的自我包裝
“把簡歷做得漂亮一點,西裝穿得筆挺一點,死記硬背幾個面試題的標準答案,就可以討得面試官的歡心”。有這種想法的大學生不在少數。實際上任何一個面試官只要跟求職者交談片刻,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這個畢業生在四年當中究竟是在讀大學還是玩大學。也就是說,決定面試結果的并不是面試時的幾分鐘,而是整個大學四年。
樸實男質樸實在的自我介紹得到面試官的認可。即使是為了面試第一次穿上西裝,也能一上來就坦誠的告訴面試官他很不自在。樸實男的成功不僅僅是他的真誠、真實更是他努力付出的真功夫。
問題三、缺少職業規劃
畢業生考研熱也是就業難催生的一個現象。盲目考驗被形容成一次痛苦的安樂死:考試很痛苦,讀研很安樂,畢業是死期。與其說是就業難導致了考研熱,不如說是考研熱加劇了就業難。《樸實男pk女碩士》一文中提到的南開大學女碩士是很具有代表性。她讀了一個不上白不上的研究生,并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因找不到工作靠發傳單補貼家用……
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求職才會更順利。樸實男因為軟件工程師的夢想選擇了北大青鳥;因為這個夢想學習刻苦,成績名列前茅;因為這個夢想嘗試各類就業渠道,甚至很多人沒有勇氣參加的求職選秀節目;因為這個夢想面對多家知名企業的工作邀請選擇了國際著名的軟件公司紅帽。
就業難已成為當今的社會問題。站在求職者的角度來看,大學畢業生確實太多了;可如果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來看,合格的大學畢業生卻又太少了。換句話來說:人太多,人才太少。作為一個畢業生解決以上三個問題會有效提高就業的成功率,將會順利實現人向人才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