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錯位”折射就業困頓
伴隨著市場化、城市化進程的日益深化,傳統的社會發展方式面臨著諸多挑戰。在用工市場,一邊是沒手藝的勞動者找不到稱心如意的工作,一邊則是有崗位的企業找不到有技術的工人。中國職教社理事長張榕明認為,就業市場的困頓折射出的是“技能錯位”的社會現實。
據佐佐木聰統計,中國進城務工農民工已達2億人規模,他們的絕大多數卻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業教育,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職業培訓。與此相對的是,在剛畢業的第一年內,不少中職和大學畢業生適應性失業和融入性失業開始顯現。
職教不是“無奈的教育”
要發展職業教育,需正視職業教育尷尬的社會地位。不少人將職業教育視為一種“無奈的教育”,職校學生則被看成中考、高考的淘汰者,這給職業教育在支撐人力資源強國建設方面帶來巨大挑戰。
職業教育怎樣才能迎來轉機?上海中華職教社主任周漢民提出,職業教育要構建更加開放、豐富和完善的教育體系。職業院校不再單純培養學齡段的在校生,還要承擔起就業和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新型農民培訓、軍隊復員轉業培訓等大量的社會培訓工作。
建“校企一體”職教集團
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田秀萍、北京市商業學校校長史曉鶴等指出,教育者自身首先要改變視角,要把職業教育看作是一種類型教育而非層次教育,職校生和普通中學學生之間,是智力類型的不同,而不是智力層次的差異。
職業教育,作為最直接服務于經濟、社會的教育形式,顯示出日益強勁的能量。以美國為例,即使在面對金融危機時,仍然加大教育投入以刺激教育發展。
從具體的操作層面看,要在職業教育體制機制上實現創新,在課程設置上要理論與實踐要“兩手抓”。比如,推進“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建設“校企一體”的職教集團等。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