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走進“光伏發電系統安裝與調試”項目的比賽現場,戴裕崴仍然有些不敢相信一下來了51支參賽隊,“現在全國開設這個專業的學校還很少呢!”
作為承辦這一賽事的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戴裕崴教授還有一個頭銜就是教育部高職高專新能源分教指委主任委員。
專業開設得很少,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為什么還要開設這樣一個賽項呢?戴裕崴解釋,主要想利用比賽這個平臺來引領高等職業教育圍繞著新興產業來設置專業。
“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新的專業如何去建設?如何和這個行業的主管部門對接、和企業對接、引入企業標準來重新設置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這位教育部高職高專新能源分教指委主任委員的目光顯然看得更遠。
事實上,在與各省市兄弟單位的接觸中,戴裕崴發現,各地踴躍參加這個賽事,也不是為比賽而比賽,是想通過比賽了解這個行業的人才需求,了解學校如何適應這個行業的需要培養高等技能人才。
各方關注的背后,是一個前景廣闊的光伏產業市場。
戴裕崴介紹,最近成為一個熱詞的戰略新興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新能源屬于戰略新興產業的一部分,而光伏產業又是新能源里面的重頭戲。
國內各地早已瞄準了這一市場,就在天津的濱海新區,剛剛確定的一項大手筆投資就是未來三年將投入18億元助推新能源產業。有專家更指出,中國將成為全球光伏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對復合型光伏技術人才的培養,現在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在戴裕崴看來,光伏產業大部分需要的是復合型技能人才,不太適合中職去做,巨大的缺口亟待高職畢業生填補。
尷尬的是,在全國1200多所高職院校中,真正開設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專業的不超過30家。在跟企業界的交流中,戴裕崴發現,因為國內缺少專門的高技能人才,一般只好招用電子、化工等專業畢業生,根據需要再培養。
戴裕崴所在學校2009年正式申報光伏發電技術應用專業,2010年開始正式招生。如今,第一屆的學生還沒畢業,全班已經被臺灣一家企業訂走,慕名派代表前來咨詢要人的單位特別多。
這個新興產業的巨大需求拷問著傳統的專業設置。戴裕崴介紹,光伏產業涉及傳統專業中的材料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自動化專業、電子信息專業等5個專業。
“這不是對過去某個專業個別課程添加改造就能完成的,要對整個產業有了解,特別是對這個產業涉及的整體核心技術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才能完成課程體系的設計。”戴裕崴說。
多年辦學經驗告訴他,憑著一個學校自己的力量去開發一個專業對應一個新興的產業難度非常大,速度也會非常慢,影響產業發展的進程。
戴裕崴設想,利用教育部的平臺,通過行業協會和這個行業的龍頭企業發生關系,引用行業的技術標準,共同來開發這個專業的教材、課程、實訓基地和設備,最終要形成資源共享。
一個最新的消息是,就在24日,中國職業教育學會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分會等在天津成立了我國首個太陽能光伏產業校企合作職業教育聯盟(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