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wind-hummer
亮新你好,剛剛讀過你的新書《網站運營之人性、策略與實戰》,書中有很多案例介紹如何把握用戶心理來做好網站的運營。那么,能否請你舉一個例子,讓聽眾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黃亮新
在新書中有不少具體的案例總結和觀察,各位同學可以去閱讀,這舉一個具體的細節案例,以前曾幫一位合作伙伴優化了一個電商網站的促銷活動,活動是促銷一個化妝品類產品。通過優化細節,讓該頁面的最終下單轉化率從0.4%提升到2%。
黃亮新
主要從兩個方面做了簡單的優化:1.流量來源入口的標題和圖片鏈接 2.活動具體頁的賣點提煉。
黃亮新
活動在首頁和外部合作有導入入口,主要有文字標題鏈接入口和活動圖片入口,剛開始的時候,文字標題鏈接也很直白,大概是說某某化妝品節日大優惠之類的,除了傳統的“優惠因素”,并沒有其他沖擊力的標題,結果的點擊率很差,還達不到該位置的平均點擊率。
另外活動圖片導入口采用方式也較簡單,只有一位漂亮MM和一句不為人熟知的話語:美麗,就在每一天之類的抽象表述。
黃亮新
首先來看文字鏈的標題:某某化妝品某某節日大優惠,不可錯過之類。這個標題有一個主要訴求是優惠,背后的驅動力是“占便宜的心態”,這個是常用手法,但是首先標題不具體,太抽象,讓人沒有點擊欲。后來從稀缺性、便宜、具體數字等方面進行了提升:最后是:28元即可獲得價值280元的某某化妝品,僅限今日。
黃亮新
圖片鏈接方面,首先圖片采用的手法很簡單,通過漂亮MM吸引眼球來點擊,但是由于該化妝品為促銷的非知名品牌,所以,它的這種手法不適合,對于知名品牌可能有很好的效果。后來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稀缺性、社會認同、優惠方面入手,提煉出關鍵詞:已售出多少、前多少位才有優惠等角度切入,由于時間關系,不在詳述。
黃亮新
這樣的案例只是運營中很細小的一部分,各位同學,可以在自己做運營、做產品、做推廣的每個細節,做之前先思考一個問題:這個產品的改動、這個運營的活動,到底滿足了用戶哪些核心需求?是不是必須的?如不做,是否會影響到大局?
每個元素和動作的背后都有用戶的需求和運營者的目標在里面,如果在做每個產品、運營動作之前,先思考用戶的驅動力是什么?核心的需求是什么?可能決策和運營會有不同。
黃亮新
今天跟各位交流可能不是來講述具體的招數,更多是一種思考方法,就是道,古人云:有道無術,術尚可術,有術無道,止于術。更多是跟各位分享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在學習和觀察其他網站做事情的一種方法論。
phpwind-hummer
好的,通過這個例子,大家應該對如何從用戶心理角度改進網站運營有個初步的感覺了,下來我們請嘉賓講述如何做好更多的細節。
在網站發展初期,有哪些重要的用戶心理驅動的運營方法?尤其在站長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哪幾種是易用有效的?
黃亮新
網站運營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源本身的稀缺。所以,如何在限定資源下做運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從心理和需求層面入手,可以更好地配置資源。
黃亮新
比如說有很多心理層面可以運營,
社會認同、稀缺原理、對比原理、差異化策略、成功案例等等,主要根據網站不同的類型和自有的資源而定。有些運營方法需要一定的資源。最好的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最后找到適合自己的。
黃亮新
這些方法和策略,在資源不足的時候,尤其重要。把一個方面做到極致,可能就有自己的特色。這個具體需要根據自己網站的資源和目標用戶來講。
黃亮新
在資源不足的時候,首先要盤點自己的資源有哪些?比如說運用社會認同的原理,如果沒有名人和權威資源,可以通過口碑的方式,通過大眾認同的方式切入。比如說,先圈定網站的種子用戶,不用多,幾十到一百都可以,一旦有了這些忠實的用戶,能獲得100個忠實的高度認可的用戶,就有可能獲得1000,10000萬個認同的用戶,同時要有取舍,要讓所有人喜歡是不可能的事情。在100個用戶里面,如何通過各種安排,引入更多的人,比如可能是通過興趣、也可能通過利益的安排。
黃亮新
此外,站長之間的各自的力量不同,但是聯合起來力量肯定不小,可以做相互之間的合作,通過利益分成或者其他方式,共同成長和造勢。最后,到了一定階段,尤其在某個垂直領域有了一定的人氣,可以考慮引入該領域的專家,不一定多,有幾位也可以,通過利益的安排或者其他的合作模式,總是可以找到合作點。
phpwind-hummer
聽了這兩段,我忽然對如何把在線訪談做的更吸引人有了一點想法,如何讓更多站長和網友認同我們的訪談,如何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來一起發展訪談欄目。
像優秀的訪談嘉賓,本身就是一種調動大家參與的優質資源。對于社區來說,社區的意見領袖也是一種優質資源。意見領袖是引導社區互動,吸引人氣的重要因素,請詳細談一下意見領袖的打造有哪些方法?
黃亮新
如果本身有名人資源,靠名人去拉動,帶動整個氛圍,這是最好不過的。不過顯然對大多數同學不現實,重要的從活躍的用戶中挖掘出來。
并不是誰都有新浪這樣的資源的。
黃亮新
我們知道《武林外傳》的編劇寧財神是知名網絡作家,靠社區起來的,他的成長歷程就是打造意見領袖的一個縮影。他承認網友的追捧讓他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你說我是真的熱愛寫作本身呢,還是喜歡聽別人夸我,我覺得自己更偏向后者。”
網站運營者就需要給這樣的給用戶機會,不斷地提供便利,讓他們起來了,網站也就起來了。
黃亮新
新浪微博的運營是國內的巔峰之作。他們前期給一些意見領袖很大的空間和舞臺,所以占據了領先優勢。像新浪微博以前支持公益打拐的事情,諸如此類的事情,成就了一批意見領袖,也最終成就新浪微博本身。
我們可以看到新浪微博,不僅僅有名人,還有意見達人,給予意見達人一些機會,比如成名、經濟的回報。成名方面,給予成就感,比如社區的頭銜,更高的等級,一些榮譽的表彰,這些都驅動活躍用戶成為意見領袖的關鍵,社區一定要給予用戶回報,更大的舞臺去表演,不要去限制一些活躍用戶。
黃亮新
前期的舞臺可能小,但后期要越來越大,也不要擔心他們會離開。很多意見領袖喜歡制造話題,這些本身就是熱點,只要不觸及法律,就應該有意識地放大。舉個例子給一個訪談的機會,讓他的聲音放大,給一個排行榜的位置,授予某種頭銜,給一個名望…不斷地給用戶方便,因為,網站運營方是干什么的?它只是搭舞臺的,最終誰來唱戲,是用戶,尤其是意見領袖,他們需要一個舞臺,需要關注,而網站運營提供了這些,他們就來了。不同網站之間的競爭,就是關于舞臺質量的競爭,誰的觀眾更多,更火,誰的舞臺更大,更亮,誰就勝出,背后是什么,就是人性和需求啊。(完)
phpwind-hummer
社區是舞臺,意見領袖是明星,普通用戶觀眾是觀眾,我們站長是收錢的,可以這樣說嗎?
如果把我們每一個站點當作一個舞臺,我們希望自己的舞臺越來越大。每個網站都有從小做到大的愿望,而這也是很多站長可能不知道如何去邁過的門檻
phpwind-hummer
剛才黃亮新提到了有100個核心用戶,就有可能發展到1千、1萬個核心用戶。經過初期的積累之后,網站必然要擴大規模,更上一個臺階。在《網站運營之人性、策略與實戰》中提到,“從小社會認同到大社會認同的引爆點”,是網站走出初期的關鍵,請詳細談談在這個環節應該如何制定網站的發展策略?
黃亮新
從小社會認同到大社會認同,是需要不斷地營造出一種“場”的環境和威力。這個環節關鍵的是要不斷累積勢能,就像燒開水,不斷地加柴。
在大社會認同之前,首先有一個核心群體的小社會認同,如果沒有這點基礎,那么大社會認同無從談起。前期對于站長同學來說,要有一批忠實的核心用戶,他們認同是整個引爆點的關鍵,是火種。在這個基礎,開始四處點火,由點到面。
黃亮新
這個策略是什么,首先要傳遞一個聲音,這樣才能聚焦。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動用所有的資源去最大化這個聲音。這個從myspace和facebook流行的引爆點上也可以看到。
MySpace曾經迅猛爆發,引領了社交網站的流行潮,它于2003年7月上線,不到三年,成為全美訪問量前五的網站。在它爆發成為流行的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營造出一種環境威力,達到了社會認同的重要爆發節點。這個節點對它后來的迅猛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黃亮新
先來回顧一下它爆發的簡單過程:
在最初上線后的半年多時間里,MySpace的推廣并不成功,它的最初推廣是想通過內部員工作為種子用戶進行社會化的推廣,它在約250名員工中舉辦了有獎競賽活動,期望通過員工邀請朋友注冊打開局面,由于用戶數有限,并沒有取得驚人效果。他們使出了第二招:電子郵件推廣。但是電子郵件推廣只是針對郵件列表的個人,無法形成群組效應,也就無法建立有效的環境威力。第二招也宣告失敗。
黃亮新
歷經兩次失敗之后,MySpace亮出了第三招:開始了基于社團部落的線下推廣。它開始對洛杉磯地區的俱樂部、樂隊及各種聚會派對進行贊助。慢慢地,這些線下的努力產生了影響。同時,很多線下小部落也開始使用MySpace。慢慢地,100到1000人間的小社團部落越來越多進駐MySpace。這個時候,社會認同的效應產生了:更多的個人用戶加入到MySpace的大社區來。
黃亮新
當第三招奏效之后,入駐的社團和用戶達到一定的規模時候,MySpace適時使出第四招:利用公司擁有的網絡渠道和外部媒體進行報道,比如網站廣告,郵件推廣,媒體報道等等。這個時候,已經具備了推動社會認同的基礎,外部的用戶看到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熱火朝天的MySpace。
黃亮新
在這過程中,其關鍵的動作在于第三招:贊助線下的各種俱樂部、樂隊、派對等。通過第三招策略引進來的人都是有組織關系的人,比如某個樂隊、派對的年輕人,這些人熱衷于分享,熱衷表達,熱衷展示酷的東西。這造就了網站環境威力第一個部分:MySpace的人都很酷,很自由,給用戶的暗示:我也追求這樣的環境,我也要注冊成為這樣的用戶。第二個部分:組織的關系環境:我是一個社團的人,同屬于這個社團部落的朋友都已經在MySpace建立主頁了,如果我不建立主頁,我就落后了。
黃亮新
所以,MySpace的推廣策略中,以組織為單位進行推廣是一個很聰明的策略,先實現小規模的社會認同,再實現大規模的社會認同。
黃亮新
在后來Facebook的崛起中也看到了類似的跡象。先在哈佛大學校園里實現小規模的社會認同,先看到自己認識的人在上面,最后幾乎整個學校的人都在上面,哈佛大學的小規模認同和流行傳到了其它的學校。當席卷了高校之后,通過更大的社會認同心理進軍其他用戶群體。
所以,Myspace和facebook網站運營的基本策略與線下的推廣策略有部分相似之處,包括用戶群體和社會關系,這樣,線下的推廣和線上的網站產品之間產生了共鳴,這也是實現社會認同的最核心策略。
phpwind-hummer
線下活動是很多站長都會做的事情,但是也會有一些問題存在。1、我看著別人做,所以我也所,沒有明白為什么要做。嘉賓的介紹從用戶的心理角度給出了原因,值得大家去思考。
其次,線下活動的目標是為了讓網站能積累大眾的認同感,所以線下活動需要和線上活動結合,脫離了線上的活動,舉辦的再成功,那對網站的價值也有限。
phpwind-hummer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活動,一個成功的活動必須能夠抓住用戶的心理,滿足用戶需求。了解用戶心理的前提是找到自己的目標用戶。如何更好的找到網站的用戶和用戶需求,常用的了解用戶心理的手段有哪些?
黃亮新
首先每個網站會有自己的定位。我們做過網站的同學都知道,剛開始的定位往往不一定準確,尤其是一開始用戶所有需求都想滿足,都恨不得讓其他用戶只來自己的網站。
黃亮新
在不斷的嘗試過程當中,會發現有些需求不是用戶的核心需求,或者說即使是用戶的核心需求,但它在其他地方已經實現了。所以,不斷地追問自己:我的網站到底要在用戶的眾多需求中滿足其中的那個需求?這個需求可能很細,但是如果把這個需求做到了極致,可能就真正起來了。
黃亮新
要想找到自己目標用戶的需求,首先要有一個定位,一個不斷收縮的過程,指導發現自己網站和用戶需求之間的契合點。
比如說,有一個項目是做音樂網站,剛開始有在線唱歌,后來有了原創的歌曲,后來有了個人空間展示,后來有了游戲化的產品,這樣表面上越來越多越好,但是用戶來到網站總會有一個第一需求,比如說,有些用戶就是來在線唱歌和分享的,而原創作品分享不是他們關注的。這里存在兩種用戶群體,一個關注原創歌曲的,一個關注網絡唱歌的,所以,前期最好有一個收縮,有一個取舍。
黃亮新
用戶的心理需求層面不會特別多,這些可以通過運營細節去把握,這個問題無外乎兩個方法:找標桿,學習研究其他網站的特點;通過自身的實踐不斷總結提煉。
phpwind-hummer
那么,有哪些策略和方法的使用比較普遍?有哪些方法用起來需要謹慎一點。比如邀請碼等方式,當成為所有網站都喜歡使用的泛濫手段時,會不會阻擋自己網站用戶的發展?
黃亮新
運營的策略有很多,方法和招數更是多不勝數。
比如社會認同的原理、對比原理、稀缺原理、占便宜心態等等。
但是有些運營的方法需要慎重,比如通過挑逗人性中的弱點,比如說貪婪、比如說性、比如說成名等等,有時候容易弄巧成拙。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因為純粹的預支人性的弱點是不可長久的。
黃亮新
另外有些原理,比如互惠原理,也需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一些有條件的公司可以去做,但對于很多網站來說,前期做不了這樣的事情,需要一個平衡,畢竟商業是需要賺錢,需要利潤,否則無法持續。這是商業的本質。
黃亮新
對于電子商務創業者,淘寶上看看做得不錯的店,他們是如何脫穎而出,看看他們是如何出招的?其實只從表面上看到的頁面設計、活動、機制設計也可看到端倪,他們在如此同質化的市場中能夠勝出,確實有很多過人之處。
黃亮新
在這些心理背后的招數有很多,重要的不僅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方法背后的道理
剛才談的更多是從電子商務網站,來看待哪些方法比較重要
黃亮新
問題:哪些策略和方法的普遍性比較強?哪些需要比較謹慎。比如邀請碼等方式,當成為所有網站都喜歡使用的泛濫手段時,會不會阻擋自己網站用戶的發展?
像一些基本層面的心理動力方面,幾千年都有,比如社會認同,比如對比的原理,比如稀缺性原理,這是基礎層面的心理動因。至于邀請碼之類的是具體的招術,屬于術的層面,是具體的方式而已,還會有更多的招數。如果一個招數用得太多太泛,會引起用戶的反感,需要一些創新。
黃亮新
就像我們看游戲一樣,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游戲,不管是人氣很高的《憤怒的小鳥》,《水果忍者》還是其他的人氣游戲,它的背后的原理是一樣,都有好勝心、都有比較、都有差異化、都有一個容易上手的操作,但是要玩得好不容易,雖然有目標,但是要做好卻不容易。
黃亮新
不僅僅是游戲,網站也是如此,不管是電子商務網站,還是社區網站,它的背后都可以尋找到社會認同、對比原理、稀缺性原理、互惠原理、貪婪、圍觀、窺私欲都能找它的影子,正是這些原理在驅動一個本來沒有什么特色的網站變得更有競爭力。
黃亮新
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很多網站,比如電子商務網站,社區網站,大多采用相同的功能,他們之間的頁面設計和功能方面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差異化在運營細節,這些細節就是如何關照用戶,關照用戶的體驗,用戶的體驗不僅僅來自于頁面、產品功能,也來自于運營的細節,包括產品機制的設置、包括網站的活動,很多細節的設置等等。
黃亮新
但是從術的層面,同樣的招數,如果效果好,所有網站都在使,它的效益一定會遞減,最后甚至會引起反感。比如說,有些網站會有很多資料下載,為了吸引用戶,它希望用戶在完成多少積分之后,才能下載,但是現在不用積分即可下載資料的網站也很多,如果還堅持原來的招數,可能并不一定合適。這也包括邀請注冊方面,任何招數如果用濫了,就不太容易起到效果。
黃亮新
道的層面是基礎性的,跨越行業的,這是人性本身,是社會心理學本身,但是它也會隨著社會發展而有變化,要注意把握其中的微妙變化,比如關于占小便宜的心態,雖然中外皆有,但是程度差異和表現方式不同,這些都需要去仔細體味和把握。
phpwind-hummer
道與術的概念,雖然有點抽象,但是也說明了很重要的道理。我們有時候可能會過于關注術的層面,而忽略其中的道理。比如我看到一些新的論壇,瀏覽圖片需要注冊,而沒有想,我這樣的規模是不是適合用這種方式。
phpwind-hummer
了解用戶心理,不是一招一式的事情,而需要把網站看成一個整體,把對用戶心理的把握融會貫通到每一個運營細節中。這也是嘉賓黃亮新在新書《網站運營之人性、策略與實戰》中提到的內容。那么想問一下,應該如何提升自己認識和應用的能力?
黃亮新
這個是一個好問題,來源于兩個方面。
1.學習,觀察。現在網上有很多很好的洞察人性的網站,比如有一些做得好的網站,背后一定會有過人之處。
黃亮新
可仔細研究它們的頁面元素、活動、機制設置,這些都會透露它背后的意義。比如有很多淘寶店做得好的,為什么,我見過一家這樣的店,它的店表面上跟其他店沒什么區別,但是仔細一看,它充分運用了社會認同、用戶核心需求導向等心理學原理。有些店做得好,不是偶然的,因為他們的運營者是人性的大師,畢竟他們賣的很多產品都是同質化的,為什么他們能勝出,因為他們充分懂人性和心理,并在運營細節中體現了出來。
黃亮新
各位同學,可觀察一下它運營了哪些策略在吸引用戶下單。
第二種,來得更真切,也更合適。剛才提到了學習其他人的經驗,更重要的是自己去做。
黃亮新
不斷地在實踐中才能找到自己的運營之路。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孫子兵法》,但要最終成為一個軍事奇才,要打勝仗,更在于實踐。實踐不是瞎折騰,舉個例子,比如說,雖然投放了廣告,或者做哪些措施,但是流量很小,具體小在哪里?為什么別人能做起來?是不是標題的緣故,每個細節都可以改進,小的改進可能帶來大的爆炸。
黃亮新
比如說,使用免費的資源,人氣視頻的嵌入,人氣話題的嵌入,順勢而為,找到結合點。比如有了流量之后,如何變成忠實用戶,這些也需要不斷打磨運營細節,提煉賣點,提升轉化率,提升用戶活躍度,這些才是真正的學習和提升的方法。嘗試,總結,再嘗試,再總結,最后煉出有自己風格的武術,有的人可以飛花摘葉,即可傷人啊。需要實踐和悟性。
phpwind-hummer
不錯,剛才舉到了myspace和facebook的成長過程,我們平時可能沒有意識到從這些巨無霸的發展過程中領會些什么,其實可學習的例子無處不在。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文章鏈接:http://www.uusem.com/web/operat/201108/12545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