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小鳥》是Rivio這家小公司第52款游戲,也是唯一算得上成功的游戲,這款游戲僅僅一年多時間,成為這個行業增長最快的一個品牌,前面51次失敗算不上什么,在百萬應用潮涌的APP時代,“勝利的小鳥”仍然只占少數。而對于它的推廣模式我感到了好奇,也特第研究了一段時間,本文盧松松講闡述《憤怒的小鳥》推廣之道。
起步:借助facebook、Twitter廣為傳播
“憤怒的小鳥”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借助了互聯網最時髦的web2.0工具,在facebook創建粉絲頁面(Fan Page)進行品牌宣傳,這是營銷第一步,也是最簡單、最重要的一步。
之后在通過定制化Twitter進行推廣,也就是目前國內流行的“微博推廣”,比如群建賬戶、做微博活動和促銷服務,微博推廣方式網上有很多,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引爆點:進軍蘋果App Store
起初”憤怒的小鳥”沒什么名氣,游戲只能放在小App Store應用商店上,在芬蘭、瑞典、丹麥等國家取得了小小的成功。
而此時,Rovio并沒有閑著,通過新聞稿發布(軟文)、將游戲發往評測網站,發布關于游戲一切的文章,獲得更多大眾口碑上的認可。
后來“憤怒的小鳥”借助了游戲開發商Chillingo與蘋果的關系,終于把游戲放到了蘋果的App Store應用商店中,進入了主流市場,同時Rovio還在YouTube發布了一段視頻來介紹這款游戲。
從03年工作室建立到進入10年初進入App Store,Rovio用了7年。
在一個產品的傳播過程中,會經歷一個漫長的低效的傳播過程,這個時候,用戶的增長是十分緩慢的,而當用戶累計到某個點的時候,會出現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的過程,從一個緩慢的增長曲線變為指數級的增長趨勢,而從低速到快速的轉變是非常迅速的、非常迅速的傳播速度在這個點開始爆發開來。
隨著“憤怒的小鳥”不斷成功,也無需在發布評測文章了,很多網站會主動繕寫產品的優缺點。
拓展更多市場
在網絡營銷的過程中,一旦獲得的“流行的引爆點”后往往才是發展的開始,很多人只看到了成功的一面,卻忽視了背后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憤怒的小鳥》也是如此。
隨著游戲在App store的成功,Rovio還應用到了Android平臺、Facebook 平臺、PC平臺、MAC平臺、Windows Phone平臺、Play Station平臺、PSP平臺和Chrome平臺,凡是大眾接觸到的電子設備,Rovio都有開發,讓“憤怒的小鳥”無處不在,而且游戲也推陳出新有圣誕版、節日版、季節版、情人節版。
借機“憤怒的小鳥”推出的毛絨玩具、T恤衫等周邊產品也很受歡迎,譬如粉絲們在蘋果系統里能很方便地進入應用商店,買到關于小鳥的一切衍生產品。而且免費下載的Android版本,也能通過廣告從中獲益。
當獲得階段性成功時,你會怎么辦?
成功的小鳥給我的啟示
Rovio用了許多種推廣方式,最終目的是吸引更多用戶去下載這款游戲,推廣方式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軟文推廣、SNS營銷、視頻推廣還是口碑營銷,最終目的是為了推廣自己的產品讓大家使用,為了推廣而推廣將變得毫無意義。
一切成功源自積累,與許多人的急功近利、心態急躁相比,Rovio算是堅持出來了,也許是“開發平臺”造就了“小鳥”,出現了上百萬個APP,盡管同質化應用開始泛濫,但模仿不一定失敗,如小米科技,在行業內做個老二、老三日子就已經很滋潤了。
除非注明,文章均為盧松松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