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15歲及以上成年人精神疾病患病率約為17%,其中抑郁癥約為5%,焦慮癥約5%,藥物、酒精等物質依賴癥約5%,重度精神疾病患病率為1%.如精神分裂癥患者約1000萬人,抑郁癥患者超過2600萬人。精神疾病在中國疾病負擔的排名中已超越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及惡性腫瘤等疾患位居首位,占總負擔的五分之一。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精神疾病除了跟每個人的身體、遺傳有關,與心理、性格、社會、環境因素都有關。面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結構的轉型,同時每個人自己內心期望值與實際的落差增加等,這些都會形成壓力,這成為一些人出現精神疾病的直接誘因。
2011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近四成中國城市老年人存在抑郁情緒問題。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范肖冬博士表示,這與經濟問題、空巢和社會交往減少等因素密不可分。
我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約1600萬,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專家介紹,由于精神衛生知識缺乏,公眾對精神疾病的知曉率、識別率、求治率偏低,造成精神疾病的復發率、再住院率、致殘率增高,精神障礙患者很難重返社會、獨立生活,導致人們對精神障礙患者缺乏應有的理解和同情。
與此同時,我國精神疾病醫療服務能力嚴重不足,目前全國注冊精神科醫師不足2萬人,每10萬人僅有精神科醫師1.46名,只有國際標準的1/4.北京市精神疾病科醫護人員和病床數在全國比例最高,醫生也只有不到1000名,護士不到2000名。
不斷提高的發病率和精神疾病的復發率、再住院率、致殘率的增高,呼喚我國的精神衛生工作盡快法治化、規范化。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