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待遇登上宣傳海報
某某職位工資3000元,某某職位工資3500元……此次招聘會上,最突出的變化是原來企業招聘條件上不提薪水待遇或注明“工資面議”的現象不見了,很多企業主動標出各職位的薪水。有的企業為奪人眼球,還在福利待遇一欄采用了大號的紅色字體。
沈陽海默數控機床有限公司的海報上詳細注明了各職位的月薪及福利待遇情況,引來了許多應聘人員。不到一個小時,公司已經收到了20多份求職表。“真沒想到,是否標注薪金待遇反差竟這樣大。”公司人力資源部伊女士介紹說,該企業每年都招聘人才,但招聘海報上從來不提薪酬相關內容。而每次招聘會,一整天也只能收到10份左右的簡歷。這次公司吸取了經驗,在各職位都標注了薪水及待遇情況,收效果然明顯,。
同樣用顯著字體標明福利待遇的某企業招聘人員表示,這符合應聘者的求職心理,能吸引更多人前來應聘。不寫待遇等人問的招聘時代即將過去。待遇最后談,可能就沒有了談的機會。
應聘者定價后還可協商
“這個工資是稅前還是稅后?”“你們公司有五險,怎么沒有一金?”與招聘企業紛紛亮出薪金底牌相呼應,求職者在向企業談價時也不再吞吞吐吐,沒有了不好意思。參加招聘會的有相當一部分是年后跳槽人員,由于有“經驗”這張底牌,他們往往對薪酬比較看重。而企業則提出了工資“可協商”。
沈陽韓兆機械有限公司的每個崗位都注明了預計工資范圍,并分別注明“可協商”。應聘者小王在“期望工資”一欄寫下了“4500元”。小王是阜新人,曾在上海工作,為了離家近點,年前回到了沈陽,“在上海應聘時,就有一些企業給出預計工資范圍,在沈陽的招聘會上還是頭一次遇到。”小王說。
求才若渴條件一律放寬
企業處處為求職者考慮,應聘者有底氣議價,這是企業對人才的渴望造成的。去年節后首場招聘會進場企業215家,今年則達到了265家,增加了50家。本場招聘提供多達5000余個職位,而前來應聘人員不足萬人。省人才市場介紹,2月11日和18日兩場大型招聘會也都早已滿員了。
“急招”、“緊急”等字樣是招聘海報上出現頻率頗高的字眼。遼寧華原重型裝備有限公司在招聘要求中第一條標明的竟是“人才需求程度:緊急”。急招銷售部長、土建工程師、水電工程師,學歷要求放寬到大專以上,而年齡則延長到58歲以下。
海歸自嘲無優勢融入應聘大軍
以往的招聘會上,前來求職的主要是應屆大學畢業生和在職人員,但昨日記者卻遇上了兩位海歸。小李從國內大學畢業后,到澳大利亞攻讀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去年畢業后回到沈陽找工作,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自己留學歸來,想到國有大企業找份對口工作,但根本沒機會,因為自己并沒有什么優勢……要說自己有點優勢,也只有在英語方面了,但國內此類人才并不缺。”小李已經在家呆了幾個月了,上班心情急迫:“不行就再把期望值降低點,專業不對口也可以,可不能一直這樣閑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