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猶豫下“套子”
【案例1】
6月11日,金立手機調研小組的老申與小湯扮演成夫妻來到泰興通訊店。進店后,走到離金立柜臺0.5米、離導購員約2米左右即遭遇攔截。導購員這樣給他們“夫妻”打招呼:“看一下這款L601超長待機手機吧,我幫你拿個真機過來看一下。”經導購員介紹得知,這款產品的主打功能是超長待機和QQ農場。
老申口述:因為是個導購新手,她只是把功能簡單地羅列了一遍:我們這個手機有超長待機、QQ農場、來電歸屬等功能,待機時間特別長,還可以免費偷菜。聽她講完我就沒啥感覺。她也許發現了我心不在焉,馬上改口說,要不我幫你找個專業人士來給你介紹一下吧(試探性話術)。我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表示默認。隨即,她叫來了一個大姐(30歲左右,穿便衣,看起來蠻精明的一個人)。我想,這個應該是金立的銷售高手了。
果然,她一過來也沒有問我喜歡什么?直接把M103新款手機的動感游戲中的極品飛車打開,遞過手機說:“先生,你先玩一下!這個是動感游戲,左右搖動就可以玩了。”
后來她又活靈活現地給我演示了音樂和電視播放功能。看我們兩個都喜歡,她就立刻對小湯催單:“老板娘,你真幸福,有那么愛你的老公,那么浪漫,還買手機送給你!你喜歡這個顏色我就給你開單哈?”
【點評指導】
看到顧客的“綠燈”信號,就直接催單,建議購買。相關的手機催單技巧還有:
假設成交法:“我到后面開個正規國稅發票給你?”
二選一選擇建議法:“現金還是刷卡?”
硬拉顧客成交法:“哎呀,你就買這臺拉,放心啦。好啦,走這邊辦手續。”
老申口述:
我問:這個機器多少錢?
她答:1680元。
我說:有點貴啊。
她問:那你想買一個什么價位的手機呢?
我答:1500元以內的吧!
她開始下“套兒”:這款手機我們現在做活動,可以送你一張2G的卡,或者給你個58元的手機膜。你選哪一個?
我說:我兩個都要。
她說:公司有規定,只能給你選擇一個。
我說:那就算了,我們走。
她馬上說:別急,稍等一下,我去打電話請示一下領導。
我知道,他那位“虛擬”的領導一定會同意。我們不等她回來,迅速逃離了現場。
【點評指導】
在《顧客拒絕使絆子促成交易下“套子”》一文中,我們講過“遇到黃燈,下個‘套子’,試試顧客的反應”。
【案例2】
一個衛浴品牌的銷售總監跟我說,他給顧客使絆子有自己的方法。
如果顧客不買他們的洗手盆,他會這樣給顧客洗腦:“洗手盆的質量好不好關鍵看手感。好的洗手盆表面光滑,無毛刺、無澀滯、排水快,不信你來摸摸”。他拉住我的手做實驗說:“注意,顧客參與體驗時,導購員要拉住顧客的手,使顧客用手背接觸洗手盆,千萬別讓顧客自己用手指去摸。因為手背的紋路細密,光滑感強,手指的光滑感弱,滯澀感強。”
“你想,通過體驗受到教育的這位顧客,去到競爭對手的專賣店干的第一件事會是什么?對,就是摸人家的洗手盆光滑不光滑。他伸手一摸,人家的洗手盆一定不光滑。為什么?摸我們的洗手盆,我們控制了他的手,用的是手背;摸人家的洗手盆,他用的是手指。其實,一樣的洗手盆,給顧客的感覺卻不一樣。不信你也試試。我原來就是用這種方法給顧客使絆子,靈驗著呢。”他洋洋得意地說。
我說,這一招很容易被破解,為競爭對手所掌握。
他說:“不錯。那你可以換一個招兒。“
我問:“換什么招兒?”
“顧客臨走時,你這樣告訴顧客:先生,你不買我們的洗手盆不要緊,我告訴你如何挑選到好產品。洗手盆好不好,聽聽聲音才知道。好的洗手盆你去敲,發出的聲音是金屬聲——叮呤當啷(這時候,導購員提前準備一枚硬幣藏在口袋里,隨時給顧客敲盆兒用)。顧客到了競爭對手那里,一般找不到硬幣,只好拿一支筆或者車鑰匙之類的東西敲盆子,根本無法敲出叮呤當啷的金屬聲。這個絆子一用,顧客就會乖乖地回來。
我說:“這個方法競爭對手也容易學。”
這位銷售總監不服氣地說:“學不了,這里還有絕招兒。我教我們的導購員,敲圓口盆別敲方口盆,敲喇叭盆別敲筒形盆,敲上邊沿別敲中下部。這些細節競爭對手不知道吧。”
厲害!看來如何“使絆子”還另有一套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