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界講究借勢營銷,每每絞盡腦汁“傍大款”、“搭”快車。更有“沒有事件制造事件”來傳播之說。本來嗎,熱點事件吸引眼球,這吸引來的眼球不善加利用為我們所用,實在是說不過去。
至于各行各業(yè)將事件營銷實踐的“風生水起”的企業(yè)早就數(shù)不勝數(shù)。
要點之一:對事件的敏銳性
事件營銷,首先要有“事”,必須有一個具體的事件可供企業(yè)借勢,而這“事”必須是要有高關注度和高傳播度的。事件營銷的本事,就是借助更大的“事件”幫助品牌造勢。比如汶川地震時,災區(qū)牽動全國人的時候,王老吉一次捐款上億,導致網(wǎng)絡出現(xiàn)“封殺王老吉”的通令,不僅僅大大提升了王老吉的銷量,更極高的提升了王老吉的形象。
而當肯德基在面對奧運這樣全球、全民關注的事件,而老對手麥當勞又是奧運的全球贊助商的時候,他是如何借奧運之勢的呢?
當年的奧運會,肯德基從消費者情感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的開展“勝利之翼”活動,搭上了奧運“班車”,實現(xiàn)了有效推廣目的。肯德基在這個事件營銷過程中始終圍繞奧運的“勢”進行傳播,借“勝利之翼”這樣的產(chǎn)品打了一個“擦邊球”:沒有說是奧運但卻與奧運掛上了關系,這樣的方式有效建立了肯德基奧運時期的良好形象。
要點二:自己創(chuàng)造事件
事件營銷除了“借勢”之外,還可以利用諸如新概念提出與引領生活、借助新聞事件、企業(yè)自身公關宣傳活動等方式來“創(chuàng)勢”。
所謂創(chuàng)勢:即指憑空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概念,能夠引發(fā)群體關注和追捧。這樣手法多運用于新品牌的上市階段。
很多素食館,就會倡導一種素食文化的概念。
因為在這個多油膩的飲食時代,素食是一種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更符合樂活的一種飲食方式。上海某家素食館,借著大S來上海宣傳之際,利用大S的名人效應在上海更是掀起了一陣有機蔬菜的美食論,乘勢推出了各種有機蔬菜的烹飪方式,并推薦很多名人來自己餐廳評論素食進餐的好處,著實在上海掀起了一陣素食風波。
要點三:公信力的必要性
借助事件營銷進行品牌的推廣本身不可避免多多少少的帶有一定的“功利性”,對在事件營銷過程中所傳播的信息有一些“修飾、加工”痕跡。要如何在這種“修飾加工”過程避免可能會產(chǎn)生的擾亂消費者視聽、造成產(chǎn)品信息失真的現(xiàn)象就成了事件營銷成功的藝術。
如果是第三方事件,那么就能盡量淡化這種修飾痕跡,這樣的事件相對會比較公正、可信。
要點四:魚與熊掌要兼得
如果把提升銷量與提升品牌比喻為魚與熊掌的話,那么成功的事件營銷往往能夠讓兩者兼得。
事件營銷這種針對性的營銷傳播能夠有效的提高公眾關注度,而巧妙的以融合事件的方式進行的宣傳在促進銷售的同時,在費用上可以避開做傳統(tǒng)廣告的高收費,節(jié)約了營銷成本;而另一方面,由于事件營銷一般帶有很強的社會公益性、影響力,因此,借助事件營銷也能夠達到擴大知名度和提升品牌美譽度的目的。
要點五:時間就是金錢,講究兵貴神速
在及時并準確判斷出社會熱點事件之后,企業(yè)才具備了利用該事件進行事件營銷的前提。而如何在有效時間內進行決策并合理實施,最終決定了企業(yè)能否抓住機會并把握機會、能否真正搭上事件營銷的快車,在這一點上,時間重于金錢。
要點六:抓住要害、一擊即中
事件營銷的一大關鍵就是要將最為關鍵的信息準確地傳播給公眾。因此,事件營銷的運作切忌隔靴撓癢,必須要抓準事件的切入點,并與事件本身的社會效應,目標受眾心理高度切合,才能發(fā)揮事件營銷的威力。
比如在北京奧運劉翔退賽、國人扼腕的時候,耐克迅速做出的新版不怕挫折的廣告,就是切中了劉翔退賽這個熱點事件,與公眾心理以及企業(yè)訴求點的完美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