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許多管理失誤或是如何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正是說明了在職位者的能力限度,或是被提拔者夸大了潛力;只是報酬的吸引或是某種關系因素讓他也極力地撐著……。
由于可見,在層級組織中每位員工都有可能晉升到不能勝任的階層,而且工作任務多半是由尚未達到勝任階層的員工所完成的。因此,能干者懂得如何望而止步才是聰明者。償若你擁有超出本職位的實力,可以自我推薦,但最好是找到“貴人”相助。
筆者的認為:從職業能干者到賞馬者”,正是職業人生的兩個角色:
第一個角色/做實實在在的能干者:能干者是對本職工作的匹配程度和上級的充分肯定,并在他勝任的職位上愉快地工作,懂得望而止步的聰明者;個人在晉升之前往往是勝任的,但卻在晉升到新的職位時;卻力不從心了,尤如“老牛”上樹……
作為管理人員為了避免本人被晉升到不能勝任的職位,還是巧妙地運用創意不勝任(主動誠懇)將自己留在原來勝任的職位上對大家都是一件好事。
第二個角色/做名副其實的“賞馬者”:認清在層級組織里,“貴人”幫助你晉升他有什么好處;不幫你,又有什么損失。當你能找到“貴人”,將很大程度幫你在晉升上取得成功;當你成為下屬的“貴人”時,理應更加注意,著意做一名能夠察言觀色;從內外發現下屬能耐、信心與潛力的人,你將受到下屬的尊敬和擁戴。
經驗老道的登上者,固然能夠幫助較弱的登山者和他爬得一樣高,但是這名帶頭人必須有實力自我提升;才能再提拔那后進者。在下屬來說,也許在有意無意地尋找著“貴人”;作為上級應該是一位“賞馬者”,在正常的工作中給予幫助。
作為管理者更要注重階層中的“瓶頸式制約”(即你的直接下屬縱使已經達到不勝任,但卻在那里把問題和責任往下推。這恰好說明他們在保護自己的職位。
筆者(佟天佑)的顧問心得和分享是:如何成為能干者,同時又能夠稱得上“賞馬者”呢?應注重以下三點:
第一點,從勝任→適度勝任→不勝任,正是經歷了入職、初次晉升到再提拔的過程。事實上當你覺得力不從心時,也就會削弱你的能力和牽制特長發揮,同時,缺點也會暴露了出來,自然就不勝任了。在企業來說,正是要充分衡量如何讓適合的人做正確的事。
第二點,作為專責部門,在發現下一個晉升職位時,他是否還勝任,如果勉為其難的。無論從成本還是管理上,都將是一種“風險”。現實情景是員工還能夠基本勝任時,還能保持工作效率,否則對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種損失。
第三點,人們常常形象受他人在工作或生活上幫助叫做“貴人相助”,做貴人如何才能光明磊落呢?最好的方略是爭取做一個“賞馬者”,評鑒下屬能干的程度或者說能力的“積木”有多高仍然是穩妥和實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