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作,而不是競爭;包容,而不是求同
“協作,而不是競爭;包容,而不是求同。”羅德(北京)總經理劉燕軍的兩句話,把羅德公關的“精氣神”總結得干凈利落。
很多員工進入羅德的第一感覺就是氛圍的寬松。羅德會給出更多的機會激勵你生成更大的創造力。這個氛圍有著深層次的原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公關公司之一,羅德并不會過多地受制于股東等出資者的壓力,而更關注于“該做的事”。
也因此,協作又被加了更大的含義。
此前,羅德在北京和上海的團隊,分別以汽車和奢侈品的專長聞名行業。他們把已經形成城市特色的專長,轉移到其他城市中,進而強化羅德在整個中國的業務能力,協作,作為一個戰略高度上的態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隨之而來的競爭力的提升,也讓競爭和協作這兩個看似矛盾的詞語,達到了和諧的統一。
古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從團隊的協作方面看,只有把小組成員培養得有足夠的能力,完美協作才會變得現實。有別于行業內其他公司“哪缺補哪”,通過挖角有相關服務背景的人來負責項目,羅德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跨度極大的行業人才,都給予了充足的機會,這正是羅德人才培養中的“包容,但不求同”。
除了員工的多元化,在個人發展導向上,羅德人倡導的方式也非常特別。相對于行業內傳統的聲音“要在一個領域越做越專”,羅德更加倡導的是工作內容的多元化,從一個項目多個部分的嘗試,到服務對象的行業跨越,都是極力倡導的,高俊蔚正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在加入到lifestyle組之前,高俊蔚接觸更多的是高科技行業的范疇但她的直線上司周艷萍卻經常鼓勵她多做新的嘗試。在周艷萍的眼中,公關的樂趣就在于能夠接觸不同的行業,而要想服務好這個客戶,就要努力地學習。實際上這也是對客戶負責,一個長時間只服務于一個客戶的公關人,很容易遇到思維的倦怠和創意的枯竭的麻煩。所以,在不同的行業中汲取養分,對于一個公關人就顯得很有必要。
如今,高俊蔚已經非常理解這樣的理念:“其實就是‘發現未知的滋味’,人總是害怕未知的事情,但是只有你經歷過了,知道甜的還是咸的,才不會去害怕,或許你會發現,你更喜歡這種味道,你的人生經歷就會越來越豐富。”對未知的了解,高俊蔚很“感謝”自己剛剛踏入公關行業的一次“出糗”。彼時,服務于一家軟件公司的她,有一次與行業媒體介紹該公司一款非常前沿且專業化的產品時,她僅僅是把客戶產品手冊“背”給該記者聽,隨后她遇到了一個善意的提醒:“如果你沒有把這個產品弄清楚,又怎么跟媒體溝通讓我們明白呢?”高俊蔚一下子驚醒了。從此之后,高俊蔚把學習和了解客戶產品的意識放在了職業發展要求的第一位,同時,也認識到,只有站在不同角色的人的角度去換位思考,才能做到更大效率的協作。這些經驗,讓她未來的職業發展受益匪淺。
劉燕軍同樣愿意跟新人們分享自己的經驗:一個能成為優秀合作者的公關人,如果有兩方面的能力,就會讓他非常驚喜。第一,正面思維,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是否是正面積極,警惕自己的負面情緒,才能能夠排除心理負擔,迎接更大的挑戰。而第二點,就是無論處于哪種級別,都要有一個全局觀,一個人只有從全局上了解這個項目,才會更加主動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讓你耀眼的舞臺很多,關鍵是你要發現,而不是等待別人給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