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職場中奉行的“騎驢找馬”原則相反,像段超這樣沒有下家就已經辭職的人,時下稱為“裸辭族”。調查顯示,目前有辭職和跳槽意向的人群中,30~35歲的約有32%的人有辭職打算;30歲以下的則有40%以上有辭職打算,其中,愿意成為“裸辭族”的更是高達50%以上。
重慶晚報記者走訪發現,“裸辭族”在我市已越來越普遍,“裸辭”的原因多種多樣。
高薪工作假期卻太少 一心想旅游享受生活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見到了段超。“享受生活遠比工作更重要。”談起“裸辭”的原因,今年28歲的段超坦言,“就是為了玩。”辭職前,他是一家外資電腦制造企業的部門主管。“我曾在德國讀了四年大學和兩年的研究生,都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又留在德國工作了兩年。”段超說,留學和工作的八年里,他幾乎玩遍了歐洲,成為了旅游達人。
“買車買房對我來說沒有任何吸引力。”段超認為,努力工作就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他享受生活的方式就是旅游度假。回國兩年,他先后辭去了兩份工作,最后一份工作的年薪已經達到了六位數,公司還包吃住,但除了法定節假日以外,再無其他休假時間,這讓他很難受。他半開玩笑地說,如果再找新工作,他的要求就一個除法定假期外,每年再有一個月假期。
談起“裸辭”后的花費,段超表示毫無壓力。“我一個單身漢,平時花銷又少,儲蓄自然是有必要的。”他說,除了給父母買衣服和自己必要的生活用品,他幾乎沒有什么支出,一年下來能存個5萬元左右。“我旅游一般都是自由行,精打細算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錢。”段超說,“這次去泰國,我游玩了曼谷在內的四個城市,歷時22天,卻只花了不到兩萬元。”
至于何時再找工作,他并不著急:“趁這個機會好好玩一把,等碰上合適的機會再考慮工作的事情。”
專家點評:我市國家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張皓寧分析說,像段超這樣的高知人群大多有留學背景,或大型企業的從業經驗,他們對生活和職業要求更高。這群人頻繁“裸辭”,是企業和個人的“雙輸”,企業失去了人才,員工也失去了平臺。為了避免雙輸,企業應當更注重與員工的溝通,及時滿足員工的一些基本訴求,而員工也應考慮企業的培養,自己對集體的責任。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