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QQ",你會想到騰訊的企鵝,還是奇瑞的汽車?近日,這兩家與"QQ"有關的大企業開戰。騰訊公司在汽車領域注冊的QQ商標因奇瑞公司提出異議而被商評委撤銷,等待法院決斷;而奇瑞公司的QQ商標也因騰訊公司提出異議而處于異議復審程序中,目前奇瑞公司并不擁有任何一個核準注冊的QQ商標。
上次微信的商標之爭還沒有結果,騰訊就又陷入QQ商標爭奪戰之中。
7月16日,騰訊公司因不滿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標委”)撤銷其在汽車領域注冊的QQ商標,而將商標委告上法庭。不過,法院當日并未宣判結果,此案被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受理。
除了原告騰訊、被告商標委外,奇瑞作為第三人出庭。QQ商標之所以被撤銷,主要是因為奇瑞公司向商評委提出了撤銷申請,QQ汽車是奇瑞旗下的一款汽車。
騰訊搶注奇瑞汽車QQ商標?
商標委于2009年11月26日接到奇瑞“撤銷騰訊QQ商標”的申請。奇瑞認為騰訊違反了《商標法》中關于“復制模仿馳名商標、類似商品上的相同近似商標、損害他人在先權利”等規定。
商標委經審理認為,騰訊QQ商標的注冊確實構成《商標法》第三十一條所指的“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商標的情形”,據此裁定爭議商標予以撤銷。
為何商標委說騰訊搶注奇瑞商標?誰先申請的汽車QQ商標?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第三人表示,其于2003年開始申請并使用汽車領域的QQ商標,早于騰訊商標申請時間。原告騰訊公司于2005年5月19日,在第12類汽車等商品上申請注冊“QQ”商標,2008年3月7日獲準注冊。
因而,奇瑞認為騰訊商標申請是在其QQ商標具有知名度后申請注冊的,騰訊申請商標時其QQ車銷量已成為同類車型銷售冠軍,騰訊注冊QQ商標具有不正當性。
那么是商標委出漏子了?在奇瑞早兩年申請完汽車QQ商標之后,騰訊之后也注冊通過了汽車QQ商標。騰訊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中,特意提到商評委作出的爭議裁決存在明顯錯誤和漏審情形。不過,商評委答辯稱,請求法院維持被訴裁定,商評委不存在騰訊公司所說的漏審的情形。
盡管奇瑞在汽車領域申請時間比騰訊要早。但是,騰訊方面稱在奇瑞汽車使用“QQ”商標前,騰訊已于2001年在互聯網領域注冊了QQ商標,并且奇瑞注冊汽車“QQ”商標時騰訊QQ已成為馳名商標,應受到保護。
騰訊早在2001年8月31日,申請注冊了“信息傳送,計算機終端通訊”領域的QQ商標,經過廣泛宣傳推廣,QQ通訊業務到2003年,也就是奇瑞申請汽車QQ商標時已超過2億用戶。
奇瑞借QQ名氣搭便車?
騰訊與奇瑞的商標爭奪戰由來已久。早在2003年,奇瑞公司"QQ"車面世時,騰訊就曾向奇瑞提出過商標侵權爭議,但當時正忙于上市并沒有公開起訴;2005年年末,雙方為爭QQ商標打官司的消息又見諸媒體,不過此官司沒再見到下文;2008年,騰訊公司在第12類汽車等商品上申請注冊"QQ"商標并獲準注冊。奇瑞公司于次年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該爭議商標。
那么,是奇瑞借QQ名氣搭便車?在兩個QQ的戰爭中,究竟是奇瑞借著"QQ"的名氣上位,還是騰訊搶注奇瑞的汽車商標。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在接收《中國之聲》的采訪時,沒有正面給出答案;但對于"搭便車"的做法,他顯然不贊同。
他認為,在申請注冊商標的過程當中,要恪守創新和誠信兩條最基本的原則,比如說看到一個品牌火起來了,趕緊的一看火起來的品牌還沒有注冊,搶先注冊應當說我們的商標法也不保護這種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商標搶注行為。
“如果一個商標人家一直在使用,并且家喻戶曉了,而且和你所生產的產品屬于同樣一個產業領域,我認為企業就不應當再去申請了,如果去申請了,商標主管部門也有權利予以撤銷。”
QQ到底屬于誰?
顯然,騰訊和奇瑞生產的產品不屬于同一個產業。不過,目前的疑問還是圍繞在這兩點:一是騰訊QQ在奇瑞注冊商標時,已經是馳名商標了。那么,奇瑞能不能再去申請,雖然不屬于同一個產業?二是既然奇瑞后來已經注冊了汽車QQ商標,為何商標委又通過騰訊第二次注冊,盡管后來給予撤銷?
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專家唐廣良在接受《北京日報》的采訪時表示,這幾年,中國的商標保護越來越成熟,侵權不侵權并不僅僅以兩個標志相似為依據,關鍵是要看消費者會不會混淆。如果不混淆,那兩個或多個商家使用,還能擴大商標的影響力,這對商標的使用者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比如說‘QQ’這個商標,如果出現‘消費者買奇瑞的QQ汽車是因為以為這個汽車是騰訊公司生產的’,或者說‘消費者使用QQ這個聊天工具是因為喜歡奇瑞QQ的汽車’,這才能說混淆。”
如果沒有出現上述情況,那雙方完全沒必要去爭搶。因為就商標來說,不是哪個商家說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而就算是自己的,也不能看見一個就打死一個,只要商標沒有被惡意丑化,或者企業沒有因此被搶占市場,那說不定還會有促進作用,雙方完全可以和平共處、利益均沾。
在唐廣良看來,從理性的市場來看,騰訊和奇瑞沒有沖突,聊天工具基本是年輕人的市場,而QQ汽車也廣受年輕人喜愛,雙方完全可以聯合起來,相互運作,共享市場,實現共贏,完全沒有必要在沒有損害的情況下爭搶商標歸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