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用人單位招聘簡章不明寫,但授意工作人員“只招男性”,這是令廣大女生最為氣憤和無奈的方法。
阿秋在求職過程中同樣親身經歷過這種情況。“志高空調到我們學校來招聘,因為它是大型國企,對學生吸引力很大,報名人數很多,但女生居多。”經過初選,有幾十名女生成功進入二面。“二面時,有幾個男生直接來參加面試,連簡歷都沒有交。這肯定進不了吧,也太不守規矩了。”
可是結果卻跌破了廣大女生的眼鏡,幾個男生都順利進入了志高空調,而進入二面的女生們全都落選。“如果說是因為能力比不上那幾個男生,我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解釋只有一個,他們只招男生。可要是提前說明,女生們也不用準備這么久啊?再說,女生們柔弱得連銷售都干不了了么?”對于這種情況,阿秋們深感無奈,“很多時候不知道企業到底要不要女生,都是內部操作,我們還在白費力氣準備著。”
這不是個例,很多企業均存在這樣的情況。
某個國企在中山大學招聘科技管理人員,這對于檔案學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好機會,“可是師姐們都沒能進去。后來聽一個企業內部的師兄說,其實該企業只招男生,女生的簡歷看都不會看。”說到此種情況,鄭楚然亦是一臉氣憤。
“從長遠來看,企業的性別歧視不利于企業發展。”柯教授認為,女性蘊涵著極大的創造力和相對于男性的獨特的智慧與個性,是偉大的人力資源。而女性參與企業的發展,更能激發企業的可持續創新發展。因此女性在企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女性的經濟參與發揮了女性的聰明才智,更能激發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社會活力。“而且企業具有反對偏見的社會責任,企業如果能轉變觀念,平等用工,能促進社會男女平等的進一步實現。”
柯倩婷稱,由于一些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和入職前輩們的“善意提醒”,很多女大學生往往不自信,認為女生比不過男生,“女孩子千萬不要輕易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要因為某些用人單位的潛規則而輕易放棄。”柯教授認為,女孩子除了講究面試技巧,最重要的就是自信,“不要輕易給用人單位留下‘這個職業只是我回歸家庭的過渡’的印象”。
而對于鄭楚然的行為,柯教授表示非常贊同,“這是公民意識的體現,只有具有行動力、責任感的人才有勇氣這樣做”。同時柯教授稱,追求男女平等是一項很漫長、復雜和系統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更深入的推動男女平等”。
剪短發、習慣穿牛仔T恤的阿秋對于這點深有體會,去年畢業的阿秋是廣外07級英語系的高材生。她到敬海法律事務所應聘翻譯職務,“平時休閑慣了,那天我還特意穿了正裝。”
面試到一半的時候,面試官開始與阿秋閑聊,“你是不是超女看多了?你要知道我們的工作要求很高,我們希望女生更lady一些。”
結果在阿秋的意料之中,“你看我一點也不lady嘛”。每年4月底5月初,時值畢業前夕,都是各大企業緊鑼旗鼓最后一輪招聘的黃金期。
出入各大招聘會的大四學生鄭楚然和朋友們發現,某些職業要求里面赫然寫著“限男性”或者“男士優先”等條件,而“面容姣好”“身高1.65米以上”“三年內不得生育”等條件已經成為女性進入某些企業的要求。
進入大四以來,鄭楚然的班級里有一半的同學開始找工作。到目前為止,所有找工作的男同學全都拿到了offer,而至少還有5位女同學的工作仍然無著落。“女生找工作相比于男生更加困難。”同學們感嘆。
熱衷于倡議性別平等公益活動的鄭楚然,將500封倡議信用自行車拖到郵局,寄給全國500強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希望以此呼吁500強企業發表平等用工聲明,取消就業性別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