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各種理由不給女職工交生育險;看到女職工懷孕、要生孩子了,就想盡各種辦法解除合同、甩包袱……當媽媽是件幸福的事情 ,但是在不少企業,當職場媽媽卻是件辛苦的事情 。在市勞動人事仲裁院今年以來審理的699起案件中,女職工維權案占到了近四成。8月24日,青島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院女職工維權庭揭牌儀式在西陵峽三路3號仲裁立案大廳舉行,維權庭的成立,是為了更好地給女職工撐腰。
快要生孩子,單位竟想解聘她
“我現在已經當媽媽了,幸虧當時市南仲裁人員的調解,否則單位肯定啥都不管了。”姜女士生育之前在城陽區一家私企工作,今年6月份要生孩子時,單位和她解除勞動合同,不想再和她有任何關系。
“我覺得單位這么做不合適,就找到市南人社局仲裁部門了。”讓姜女士感到幸運的是,仲裁員非常給力,人也很熱情,都沒有進入仲裁程序,通過調解,就和自己的單位達成共識,在自己孩子一周歲前,單位負責給交所有保險,使自己養孩子這一年可以后顧無憂。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姜女士一樣幸運 。從外地來青島的張女士,在市北區一家飯店里打工,打工20多天后發現自己懷孕了,而且出現下身流血情況,和老板說明不能干重活了,要回家,但是老板一分錢都不給。后來,張女士提出不要提成,只要底薪和路費就行,但是老板絲毫不通融,并將她趕出宿舍。
四成仲裁案,涉及女職工維權
今年截止到8月份,市勞動人事仲裁院共審理699起案件,其中涉及女職工維權的近40%。此類案件大部分要求單位支付勞動報酬和解除勞動合同賠償,仍存在著用人單位不給女職工繳納生育保險,不支付生育待遇、產假工資,以及在女職工“三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三期”也就是孕期、產期和哺乳期。
今年4月份,國務院發布《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把對女職工的勞動保護,提高到一個很高的層次。“即使是規定出臺后,還是有一些單位頂風而上。”仲裁員曲榮研表示,在仲裁院接到的女職工案子里,有很多都是不給投生育保險,平時沒問題,但是一到女職工懷孕生孩子,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除了不給投生育保險,不少企業一到女職工懷孕、生孩子 ,就跟女職工解除合同。”曲榮研說,一些企業只是用女職工,但是不想為女職工負擔任何額外的東西,到了女職工有負擔的時候,就想一腳踢開。
辦案很迅速,有些可以當庭裁決
24日,青島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院女職工維權庭揭牌儀式在西陵峽三路3號仲裁立案大廳舉行。這是《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重視女職工維權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女職工維權庭的仲裁員都是女性,這樣和女職工交流起來特別方便。”曲榮研說,女職工維權庭的女仲裁員,基本都已為人母,對于生育孩子的事情很熟悉,和申請仲裁的女職工一見面,可以先談談家庭、孩子,比較容易溝通。同時,在立案大廳專門設立了女職工維權窗口,建立“首問導訴”制,協調幫助生活困難女職工申請法律援助,設立女職工調解室,專門用于女職工維權案前調解工作,落實“快立、快調、快審、快裁、快送”的處理原則。
“仲裁案,法律規定45天結案,女職工維權庭則盡量做到快速維權。”曲榮研表示,前來申請仲裁的女職工,很多是又要工作、又要帶孩子 ,非常忙,到了女職工維權庭的案子 ,能當天立案的就當天立,可以當庭裁決的就當庭裁決。
在活動現場,記者發現了一間很溫馨的小屋子,掛著母嬰休息室的牌子,里面鋪著木地板,墻上貼著各種卡通圖案,彩筆、玩具、皮球都一應俱全,還有掛著蚊帳的嬰兒床,床下還有搖籃。“來申請仲裁的不少媽媽都帶著小孩,有的還要給孩子喂奶。”曲榮研說,布置這樣一個房間,是希望女職工在這里能盡量舒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