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受Facebook面試邀請的原因并不是追求它的offer,而是我就想了解一下Facebook是怎么面試的,有什么是值借鑒的。
過去在百度做面試官,只是面試而已,公司招不招得到人我沒什么感覺。我覺得公司招不到人就招不到人咯,我們沒必要擴張得那么快啊,先專注于做好手頭上的項目再說嘛。
回到正題上來,我選擇參加Facebook的面試,就是想看看他們是如何選拔人才的,他們所使用的題目是如何設計考點的,是不是設計得比我們的要好。因此,在收到FacebookHR的郵件后,我回信說愿意聊一下,然后跟他約了一個時間進行電話溝通。因為Facebook總部在美國西岸,所以之后的電話溝通和電話面試都約在了早上8:00.盡管這導致他們要晚一個小時下班(按朝九晚五算的話),不過HR也很通情達理地接受了。(我猜大多數工程師都不會采用朝九晚五的正常作息時間吧。)
HR在電話里先簡單介紹了一下Facebook現在的情況,然后說明這是MenloPark總部的職位,讓我確認如果順利應聘的話我會愿意到美國去。接著HR問了我兩個很基礎的CSS問題:displayblock和inline有什么區別?position有哪些取值?我覺得HR能夠問這樣的問題對于工程師來說是很爽的事情,因為純粹的小白就被過濾掉了,也不需要浪費工程師的時間來面試。隨后HR問我還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關于Facebook想要了解的,我說沒有了。HR的最后一個問題是「你為什么選擇Facebook?」我當時心里想的是,「是你主動聯系我的,我沒想過這個問題哦」。于是我跟他說,「我暫時沒有答案。我現在工作很開心,不過我也樂意多地了解Facebook.」
合作的過程中他們是否總能教會你一些你過去不知道的事情(這是我現在在豌豆莢擁有但離開就可能失去的部分)。隨后我跟他說,我在乎的是能否跟聰明人一起工作,聽他這樣說感覺Facebook不錯。
又過了一個星期,HR郵件跟我說,需要安排我到美國面試。我一開始對這件事也不特別在意,覺得那你就慢慢安排吧,有人報銷機票讓我到灣區旅行就是好事情。在隨后的電話溝通里面HR跟我說,因為今年的H–1B簽證配額已經花出去一半了,如果按照這個速度估算的話可能到5月底簽證配額就會花完,所以希望我盡快到美國面試。(如果簽證配額花完了,有沒有offer都沒意義了。明年4月才能申請明年的配額,申請成功也要等明年10月簽證才生效,就算公司很想要你,也只能先安排你在海外辦公室工作一年。)于是我就連忙辦簽證5月下旬飛往美國參加面試。
4輪面試安排在一天內完成,Facebook委托旅行社安排好往返機票和兩晚住宿,隨后我就出發了。因為害怕遲到,又因為美國郊區的公交又是一小時一班的,所以面試當天我早早就起床了,結果發現酒店門口是長期有出租車的,打車到Facebook后等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原本約定的面試時間。HR在見到我后先把我帶到micro-kitchen讓我拿吃的喝的,并且問我那么早來是不是沒有吃早餐。我說確實沒有,然后她就讓我拿一些食品做早餐。(其實我應該在酒店叫早餐的,因為Facebook允許每天報銷最多$75的餐飲開支。)隨后她把我帶到用作面試的會議室,給時間我解決早餐,并且跟我簡單說明了當天的安排:早上2輪面試,結束后她會來帶我去Facebook餐廳吃飯,然后下午還有2輪面試。
總體上來說,4輪面試的形式還是一樣的,每輪都是60分鐘解2道題目。所有題目都是前端相關的,HTML+CSS+JS都會考到,不過不涉及HTTP.最后一輪的面試官有點特別,他先問了一個很古怪的CSS問題,然后又跟我討論了一個跟前端不相關的編程問題。之所以說他那個CSS問題古怪,是因為在現實中大家都不會那樣寫CSS,但他寫出來了問你會顯示成怎樣,不是非常熟悉CSS標準細節的人又很難完全答對(我也有答錯了的地方)。至于第二道題,他說他是突發性想出來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最優解是什么,就是想跟我討論一下能夠如何優化,我就跟他討論了幾種可能的優化方式。所有他又說如果把常數k改為可以變成任意大的n怎么辦?我就說n的問題能夠分解為n/2的問題,因此能夠通過二分法來優化。
通常情況下,如果由于面試而進入一家公司的話,HR所做的只是把你從A地帶到B地,保證你順利完成面試。如果是朋友帶你參觀公司則會很不一樣,他會帶你去看有特色的東西,并且告訴你這個好玩那個有意思。Facebook的HR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后者,她向我介紹Facebook墻上的涂鴉,帶我去天橋上看HackerSquare全貌,并且告訴我每次hackathon開始時大家就會聚集到HackerSquare上來。除了HR以外,也有一些面試官會提及他們喜歡的Facebook特色。這讓我覺得Facebook里面還是有不少員工挺喜歡這家公司的。
面試結束后,HR跟我聊了一下,告訴我如果有offer的話接下來會需要什么。根據之前Google面試的經驗,我猜Facebook會不會也要我提交一大堆的材料,HR說只要提交申請簽證所需的學位證就可以了。之后HR讓前臺幫我叫出租車,在等待的過程中前臺還很好人地問我是否需要拿喝的,需要的話可以在大堂冰柜里面拿。
隨后的周末是美國的亡兵紀念日,周六到周一連續放假三天,我則利用這個長周末去參加灣區的各種好友聚會。周一中午HR打電話來說要發offer了,待細節確定后下午再打電話給我告訴我具體的數字有多少。我當時就在想,難道Facebook的面試官和HR周末都工作?這個效率很高呀。只要面試官稍微拖一下,周五的面試就必須等到下周才能有結果。而且確定offer細節估計也要經過幾個人審批吧,節假日發offer就意味著大家都要在節假日處理工作了。
總體上來說,Facebook面試過程中對候選人的關懷做得很好,效率也不錯。讓我「大開眼界」的是面試題,原來真正好的面試題并不在于它有多難,而在于它有多簡單,簡單到熟悉這個領域的人一下子就明白到你在說什么以及想問什么。能夠進入Facebook的人應該都覺得面試不難,至少跟中國的面試對比起來如此,那是因為Facebook把覺得面試有點難的人都過濾掉了,而中國那些很難的面試反而沒什么區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