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初,當應屆畢業生邁出高校大門,就標志著新一批的勞動力流入了人才市場,應屆生們開始尋找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落腳點。但是,幾乎市面上所有的企業都會希望自己招來的人是“來之能戰”的即戰型勞動力,而屬于“半成品”的應屆畢業生顯然不在此列。于是,現在的學生們都懂得,要在在校期間盡早地通過各種渠道去謀求一份實習工作,以盡快完成“半成品加工”的流程。那么,該如何尋找一份令人滿意的實習工作呢?實習時,哪些成本開支是必不可少的呢?實習,又能給準備求職的學生們帶來哪些裨益呢?
據本次調查數據匯總顯示,在600余名參與調查的網友中,實際有實習經驗的網友為584名,占總人數的93%,為本次調查的有效樣本總量。本調查報告以下內容中的所有數據皆以該有效樣本總量為基數。
異地實習經歷覆蓋5成受訪者 但呈現性別差異和地域差異
時代在發展,觀念在進步。當國家畢業分配的制度被廣泛取消已經10余年,當全國各級地方政府都在為引入人才絞盡腦汁,當各企業已經入駐二線、三線乃至規模更小的城市時,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為了尋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不惜在實習期就遠離家鄉所在的城市或者大學所在的城市去到外地打拼。
在本次調查的有效樣本中,有5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過在異地實習的經歷。結合“工作年限”這一項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在應屆畢業生以及工作年限在五年之內的參與調查者中,有近58%的人擁有異地工作經驗;而在工作年限長于5年的參與調查者中,這一數據達50%;至于在讀學生,其中也有35%的人有過異地實習經歷了。
而以性別作為衡量標準,調查數據體現出男女對于去異地實習的意愿度存有差異。在男性受調查者中,近61%的人有過去異地實習的經歷;而在女性受調查者中,這一比例只有42%左右。再結合“居住地”這一數據項分析,除去北京、上海因為突出的人才環境優勢導致兩地沒有異地實習經歷的受調查者要遠多于有相關經歷的受調查者——比例大于1.8:1——其余多數地區,特別是居住地在江西、湖南、安徽、陜西等省份的絕大多數受調查者都有在異地實習的經歷。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