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包食宿嗎”“稅后能達到5000元嗎”……繼本科生專場招聘會后,昨天,“江蘇省2013屆畢業研究生暨高校師資專場供需洽談會”在南京舉行,450家單位提供1.9萬個崗位,進場求職人數近萬人。
據了解,2012年江蘇高校畢業生為52.6萬,其中研究生畢業4.1萬人,而2013年江蘇高校畢業生將達到53.2萬人,其中研究生為4.5萬人,比去年增加4000人。而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單位需求出現下降。江蘇一家企業HR表示,“今年整體經濟環境不太好,跑招聘會的研究生比往年更多,而市場消化量比較小。”
【求職現狀】
記者發現,由于年齡原因,研究生就業時,不僅要考慮伴侶,還要考慮長期穩定性、專業對口性,考慮的問題遠比本科生多。
情侶研究生“打包求職”
“老師,我們兩個想應聘貴校的實驗室或者輔導員,行嗎?”常州大學招聘展位前,一對“打包求職”的情侶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常州大學招聘人員黃正處長很為難,男孩子的條件還可以考慮推薦,但該校的女性輔導員已經飽和了,如果一定要“綁定”考慮,只能舍棄。
“我是為了他來南京找工作的,兩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在招聘會現場,記者見到崔賽時,她正焦慮地在招聘展位前看信息,男友蔣亮在她身旁出謀劃策。這對小情侶都是哈爾濱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的研究生,崔賽是黑龍江人,而蔣亮是江蘇泰州人。
10月中旬,在一場校園宣講會上,蔣亮剛與南京的一家企業成功簽約。為了和男友在一起,崔賽昨天特意坐火車趕到南京參加這場研究生專場招聘會,希望能在南京找到工作。“今天已經投了10幾份簡歷了,有意向的還沒有。”崔賽有些著急,她得盡快趕回學校完成畢業設計,趕在明年4月份順利畢業。
“往年這時候都簽差不多了,師兄師姐的工作起薪都有6000元。”崔賽無奈地說,和往年相比,今年就業形勢很不景氣,跑招聘會的研究生比往年多得多。而且,從招聘會情況來看,用人單位開出的薪資只有4000-5000元,還不如往年。
男友蔣亮學的是電氣工程專業,而崔賽學的是材料學專業,“今年制造業用人需求普遍不景氣,材料學也中招了。電子類機械類相對容易就業些。”看著相繼撤展的用人單位,崔賽表示,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只能畢業后再來南京慢慢找。
只看專業對口和穩定性
除了“打包求職”的,還有的求職者因為另一半的原因,只愿意選擇某一個城市。南農大土建學院碩士楊旭笑說,如果不是為了在南京讀研一的女友,肯定就到處海投了,“現在只考慮南京。”
“我這次只找事業單位和高校,寧可拿以前一半的工資,也要求得個穩定。”貴州財經大學展位前,重慶郵電大學碩士生小張一臉無辜,小張3個月前剛入職中興通訊,誰知企業業績下滑,大幅裁員,小張所在的云計算部門幾乎裁掉了所有的新入職碩士,“我是有點怕了,今年單位的大幅度裁員,我是毫無準備。”
記者采訪中發現,絕大多數碩士都強調專業的高度貼合。“專業對口度不高,那就不能學有所用,我希望在崗位實踐上繼續加強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中國林科院碩士江俊飛告訴記者,現場和自己掛邊的崗位多,但真正貼合的很少。
“我學的是能源工程專業的生物質利用方向,偏重實驗研究。剛才有個熱能工程,偏重的是機械方面的,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投。”南工大材料學碩士鄭威也表示,工科就業不難,難的是貼合專業。
相對本科生3000元左右的要求,碩士生的薪資要求也普遍高過本科。“都碩士了,也不打算跳槽了,所以薪資至少5000元左右吧,最好管食宿。”南航大自動化碩士趙光叢說。“稅后5000元,讀了這么多年書,還是希望盡可能多些。”東大行政管理碩士張燕倩也有同感。
【市場形勢】招聘會上名企難尋
“往年這個時候,實驗室80%的畢業生已經簽好了,今年還不到五成。”南黃海大型國有控股集團展位前,江南大學(招生辦)碩士姬起群坦言,今年就業期望值會適當下降。
“往年來校招聘的用人大 戶,比如三一重工、華為、中興都不招人。另外一些來校的單位,也是宣傳大過招人,每個崗位就象征性的招1—2人。”
南京某高校中文系碩士吳莉透露,班上共30個人,目前還沒有一個有明確意向。“往年這時候都簽近半了,現在大家都在等年底的中小學師資招聘。”
雖然制造業、金融業用人需求下降,但記者現場觀察發現,化工與制藥類、能源動力類等行業并未受到影響,而且都給畢業生開出了較為優厚的待遇。
【用人單位】有單位更傾向于本科生
當同一個崗位,本科生和碩士生同時應聘時,用人單位如何抉擇?是否更傾向于研究生?
“我們更偏向于本科,因為招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沒有工作經驗,都需要培訓至少1年才能真正上崗。”光硝子(常州)光學有限公司的HR邰女士介紹說,往往碩士生的薪資地點比本科生高,這也寓意著成本更高。比如本科生月薪3000-4000元,而招聘碩士生要達到5000元左右。相反,也有部分用人單位出于公司發展需要,格外看重研究生。“我們招聘的基礎崗位需要本科生,但是公司需要人才梯隊建設,注重碩士和博士的引進。”江蘇河海新能源有限公司HR賈宏遠介紹說,在面試過程中,研究生更注重自身職業發展,而對本科生來說,更愿意盡快就業和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