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介機構發布廣告,招聘“儲備人員”崗位,因其所列條件不高,加上報酬還可以,廣告一發布即吸引了眾多求職者的眼球。但一些求職者發現,在面試中只向求職人員詢問營銷能力等情況,并被要求介紹保險方面的業務,而對所設崗位情況不作解釋,引起求職者的質疑。經勞動部門調查,發現中介機構是為一保險公司招聘保險業務員,為吸引求職者注意而故意稱是招“儲備人員”崗位的。
一家從事軟件制作的公司,以招程序員為名,在面試及筆試當中明確要求求職者編寫程序,幾名求職人員的試題不同,考試結果無一人被錄用。這樣的情況引起求職者的注意,后經勞動部門調查,得知這家軟件公司正是借招聘完成了一個軟件項目的設計。勞動保障部門人員提醒,求職者在不能判斷招聘方的真實意圖時,盡量要注意保留其勞動成果,免得落入“智力陷阱”。
一家服裝加工企業招用生產人員,約定月工資為800元,并根據計件量來支付工資。員工得知常州最低工資標準為850元,要求加薪,企業經營者不同意,理由是“最低工資標準不適用于計件制工”。員工對廠方的解答不滿,向勞動保障部門反映。勞動保障部門查實情況后,依據相關規定對該廠進行了處罰。
一家企業招網絡管理人員,招聘條件是月薪1500元。求職者應聘后,該企業與其訂立“見習協議”,按協議規定,見習期間該企業僅支付600元“見習補貼”。勞動保障部門人員說,發布見習崗位的用人單位必須具有勞動保障部門見習基地的資質,否則不得發布所謂見習崗位。
求職者碰到以上情況時,一定要有維權意識,不要被用人單位的花言巧語所左右,更不能忍氣吞聲助長用人單位的不法行為,應該及時向勞動保障部門反映,以便管理部門可以及時進行查處。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