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一紙《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帶薪年休假制度又推到了“風口浪尖”。來自人社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帶薪休假的落實率僅為50%。北京青年報記者另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在勞動爭議案件中,有關帶薪休假應休未休而要求賠償的鮮有單獨訴求,僅占勞動報酬類仲裁案的不足5%。同時,就此舉報者也幾乎為零。
調查 就帶薪休假舉報者幾乎為零
來自人社部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帶薪休假的落實率約為50%,落實帶薪休假比較好的主要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大型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一些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落實情況相對較差。
而前程無憂網進行的一項調查也印證了上述結果,52%的受訪者沒有休或沒休完帶薪年假。同時,在休年假的自由度方面,民營企業相對于其他性質的企業,不能連休的比例也較高。在所有參與調查的民企員工中,近29%的人不能連休年假,即使請下年假也只能一次休三天。
而從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提供的數據來看,勞動者因帶薪年假事宜而單獨提起仲裁的案件少之又少,即使有相關訴求也都集納在勞動報酬類之中,“跟”在要求清欠拖欠工資、加班費等訴求之后。據統計,勞動報酬類案件占所有勞動爭議案件的一半以上,而其中涉及帶薪休假的不足5%,基本上集中于勞動者在離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之后,而做出的追償。同時,關于帶薪休假未落實的舉報幾乎為零。
職工 “舉報之后還不等著砸飯碗”
“別說休年假了,就連雙休日,我也得隨叫隨到!”在北京一家小型建材企業打工的趙啟明一提起帶薪年假,就滿腦門子官司。因為企業經常在周末時進貨出貨,趙啟明的周末都過得不消停。一提起休年假的話頭,老板就說:“休什么年假啊,趁著年輕好好干活,好好賺錢!”當問起他是否不休年假能拿到300%的工資時,“從來沒有啊,都沒聽說過!”趙啟明瞪圓了眼睛。當記者告訴他可以進行舉報投訴時,趙啟明回答:“還是算了吧!舉報了之后還不等著砸飯碗啊!為那點錢不值當。”趙啟明的思維代表了一大批職場人。
一方面,無假可休;另一方面,采訪中記者也發現,在一些可以休年假的企業,仍有職工選擇不休假。手邊的幸福為什么不享呢?不是因為太熱愛工作,而是因為工作太多不敢休,這種現象集中于一些中層管理者。“工作就在那兒,干與不干都是你的。”某日企中層管理人員錢天對帶薪休假又愛又恨,據其講述如果休假,回來一看到桌上積攢的一堆工作,頭就開始疼,“之后就得用2倍或3倍的時間來處理,所以我經常選擇不休假。”
企業 很多帶薪年假都有附加條件
采訪中,記者發現,企業對于年假的天數、如何休有著不同的規定。不少企業會在年假申請規則中加入一些附加條件。比如有些公司會對年休假進行統一安排,春節時多放五天,8月放五天,剩下的天數再行請假;有的則限制次數,如“連續休假不得超過X天”等;還有的公司要求休假的員工保持手機24小時開機,以便工作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對于應休未休的,多數企業規定“自動作廢,沒有任何補償”,或計入下一年,在限定的日期前使用。
一家事業單位的領導表示,每年寒暑假讓他最為頭疼,因為職場的爸爸媽媽們都想在這一時間段請假去“親子游”。但一個蘿卜一個坑,誰走了都得亂一陣,“這一段就是這個休完那個休,工作不是不能繼續,但工作質量就很難保障了。”一家制造業公司的老總則表示,一線工人多,所以年休假基本是公司統一安排,以免影響生產。
專家 監察部門應加大罰責力度
前程無憂職場顧問王劍指出,帶薪休假不僅事關旅游業發展,更關乎職工個人的勞動和休息權益。想讓帶薪休假落到實處,必然要動用勞動監察,而要動用勞動監察部門的力量,又勢必需要法律支持。“因此應盡快出臺落實帶薪休假的相關細則,進一步加大勞動監察部門主動監督和追責力度。”
王劍稱,《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欠假不整改要加付賠償金,但具體標準語焉不詳。盡管《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里明確了應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但罰責力度還太小。王劍建議,相關部門應考慮加大罰責力度,規定賠償金為年休假工資報酬的五到十倍,從而加大企業的違法成本。同時,應設定應休未休職工的比例上限,比如規定不得超過企業總人數的5%,以促使勞動者享受合法休息的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