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本報記者赴納杰人才市場舉行的大型周六招聘會暗訪、調查。這里580家招聘企業七成招聘女員工。女記者隨機選取了10家企業“應聘”,其中有8家企業的招聘經理在聽到記者“有生二胎計劃”時,當即婉拒了記者。
納杰人才市場近期對300多家企業HR(人力資源經理)進行了調查走訪,其中八成企業表示,他們對招收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求職者有顧慮,因為二孩政策放開,他們對女性求職者的顧慮年齡由24至28歲,擴寬到24至32歲,因為28歲到32歲這個年齡段的女性相當比例考慮生二孩。
納杰人才市場人力資源師徐舜分析,“二孩”成女性業就障礙的原因有二:女性應聘者“生二孩”,兩次產假相加達7個月,影響工作;女性休產假期間享受津補貼,對企業是筆負擔。
“二孩”新策實施后,如何平衡個人利益與企業的現實困難,女性就業者的“二孩”權益如何保障,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調查
企業
生“二孩”增加企業負擔
兩次生育企業支出1.4萬
二孩政策放開,普通人歡迎,不少企業人事經理卻撓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表示,企業培養一個員工要投入很多,比如培訓學習、內部輪崗、外部交流,這都是公司需要付出的成本。“一個員工從一竅不通,到能夠勝任這份工作,通常需要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武漢一家保險公司招聘經理說,“如果你剛招進來一個員工,她就去生孩子了,幾乎是一整年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而這個崗位又需要其他員工來填補,這無疑會增加公司的負擔。”
采訪中,湖北朋來律師事務所張雪純律師為此算了一筆賬,女性員工休產假一般是98天。如果產婦交滿生育保險一年,就將享受生育醫療費的報銷和生育津貼。生育津貼一般按照該員工的企業上年度平均工資計算,而二孩產假還要增加30天。女性員工一旦要生二孩,就將休128天產假,相當于4個月。按照每月補貼2000元標準來計算,兩次生育附帶的7個月斷崗期,企業需支出近1.4萬元。“女員工離崗生二孩,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是招聘經理不得不算的一筆賬。”
職務越高的崗位
越不希望她生“二孩”
記者以參加面試的方式對10家企業的現場調查顯示,公司規模、崗位性質不同,對女性生育二孩的態度也不盡相同,其中企業所招崗位越好,職務越高,越不希望應聘的女員工生“二孩”。
某銀行信用卡中心招聘銷售,招聘經理介紹銷售工作較為辛苦,想拿到可觀工資要個人勤奮、肯吃苦。記者表示自己已婚已育。“那穩定了哦,”對方感興趣地繼續問道,“孩子多大?”記者稱孩子2歲多,有婆婆照看,工作時間能保證,對方聽后連連點頭。提到近期有生育計劃的應聘者,對方坦言“產假這些都有,其間發一定的底薪。不過說實話,公司也不愿意花錢養閑人。”
另一家網絡科技公司HR則告訴記者,公司按規定有產假,但產假期間沒有工資。而且如果是應聘公司管理層人員,他們對應聘者婚育也十分看重,因為管理層可替代性低,休產假期間團隊誰來帶?肯定只能由公司層面來解決,是個頭疼的問題。
掛牌只招已育女性
想生“二孩”也不行
16日,記者在招聘市場走訪看到,到場招聘企業中,有3家企業在其招聘簡章中,對部分崗位要求明確注明“女性(已婚已育)”或“已婚已育優先”字樣。
某閥門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該公司此次招聘意向崗位共3個:銷售經理、業務員、標書員。前兩個崗位對女性婚否并無明確要求,但作為撰寫、制作項目投標文件的“標書員”一職,公司則寫明要求“女性(已婚已育)”,學歷要求高中以上即可,能吃苦耐勞。
記者來到該公司招聘桌前,以求職者的身份向招聘經理表達應聘意愿。記者在自我介紹中,說明已婚已育后,招聘經理對記者表露出繼續面試的意向,緊接著詢問“家住哪里?”得知記者家離公司不遠,對方顯得較滿意,隨之話鋒一轉,聊起了“生二孩”話題。當記者表示有生二孩的計劃時,對方立即面露難色,追問“計劃什么時候要呢?今年?” “今明兩年吧。”記者答道。“我們不可能招個人進來,沒半年她就跑去生孩子了。”招聘經理表示還是想要穩定點的,婉拒了記者。
“二孩”來了
社會各方準備好了嗎
納杰人才市場今年1月1日到16日,舉行了大小12次招聘會,3000多家企業進場招聘。市場調查人員隨機對其中十分之一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理進行走訪,八成企業受訪者表示了對有生育計劃女性在聘用上的顧慮,因為二孩政策放開,受影響年齡層從原來的24到28歲,擴大到24到32歲。
該市場人力資源師徐舜認為,企業對應聘者提出“已婚已育”,甚至是不準生二孩的要求,不僅是歧視女性的生育權,更是違反勞動法的行為。
“生二孩”已成為女性求職的一道顯性障礙,問題還不僅如此,記者發現,隨著今年二孩新政的開啟,其方方面面的影響正逐漸凸現,如兒童上學、就醫,以及社區幼兒園配套等問題,需要整個社會去認真考慮,及早做好準備。
為此,今起,武漢晨報官方微博、微信及熱線85777777開通專題討論,請你來參與"二孩’來了,社會各方準備好了嗎”話題的討論。今日,是政協武漢市十二屆五次會議報到日,武漢進入“兩會”時間。晨報還將到“兩會”上傾聽代表、委員的聲音。
女性求職者頻碰壁
“二孩”歧視很受傷
當天招聘會現場有不少女性求職者,記者隨機對部分應聘者及招聘者進行了采訪。
28歲的趙女士說,此前她在上海工作,從事機械設備售后服務工作。近年結婚生子后,她回漢找工作。回來近一個月,只要有大型招聘會她都會去,參加了三四場招聘會,她常被問到“是否打算生二孩”,回答時但凡略有猶豫,對方就會表示“再考慮”,然后基本無復試通知。
27歲的王小姐在應聘銷售主管一職時也頻頻碰壁,她參加了5場招聘會,應聘了10余家企業的管理職位。HR對其工作經歷大多比較認可,但得知她未婚時,就會詢問“打算什么時候結婚?”“什么時候計劃生小孩?”有的企業甚至明確說,簽合同的前提條件是,三年內不生小孩。由于尷尬的適婚年齡,入職后可能伴生的婚假、產假,甚至2次產假。王小姐認為這是很多企業不愿承擔的“風險”,或許也是自己頻頻碰壁的一個原因,甚至有些管理崗位HR還會告訴她,更傾向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