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社會保障制度也在日趨完善。但是,很多職場人尤其是初入職場的“菜鳥”最為關心的是,自己每個月賺多少錢,拿到手里的鈔票數額。至于提到退休后的保障,今后買房子的貸款,生個病有沒有人管……這些話題,他們都不予理會。一部分年輕職場人的態度就是管好眼前事,做好眼前活,至于什么“五險一金”,交不交,交多少,都可“隨緣”。那么,到底有多少職場人抱著這種“與世無爭”的態度,職場人對“五險一金”的了解現狀如何?
“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
八成多不明“五險一金”繳納標準
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出臺,保障勞動者的法律越來越健全,職場人的社會保障的狀況也越來越好。那么職場人目前的社會保障情況具體是怎樣的?職場人的保險是否齊全?據智聯招聘發起的職場人社會保障狀況調查顯示,在五險一金所包含的保險種類上,有六成職場人表示不甚清楚,僅四成職場人表示對“五險一金”的具體保險種類很清楚,具體比例為37.5%。但更令人擔憂的是,表示對五險一金的具體繳納標準很清楚的比例僅為16%,不到兩成。八成職場人對“五險一金”具體繳納標準和繳納基數并不是很清楚。
35.6%表示自己沒有規范的保障
調查顯示,近四成職場人擁有規范的“五險”,具體比例為36.7%。但同時,也有35.6%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沒有任何保險的保障。 18.7%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有比較規范的三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對比智聯招聘在2006年做過的職場人保險狀況的調查數據顯示,當時有44.1%的職場人沒有規范的保障,而現今此部分比例下降了7.4個百分點。
兩成職場人不在乎“五險一金”
如果入職后發現該單位沒有給員工上“五險一金”,38.9%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會離職。排在第二位的態度是,22.24%的職場人會表示會“忍氣吞聲”。僅有18%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會投訴舉報。
通過整體調查可以看出,職場人對自身社會保障方面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智聯招聘職業顧問指出,職場人還是應該對自己的社會保障情況予以重視。社會保障并不是一時之需,很多職場人沒有考慮那么長遠,因此往往忽略了社會保險在突發事件以及日后長遠的重要作用。
用人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費用都屬于違法行為(如押金、報名費、代收體檢費等),請應聘者提高警惕!查看詳情
濮陽人才網官方微信平臺
濮陽人才網手機網頁版
濮陽求職招聘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