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就業焦慮”,大學生把“吃飯錢”都投給“求職訓練專業機構”,卻掉入“收錢不給培訓、退款說你違約”的陷阱。
近期,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接連發生大學生與“求職培訓機構”糾紛事件。面對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上當,上海大學副校長無奈之下向媒體求援,希望揭露相關機構精心布下的“忽悠陣”。為此,“新華視點”記者追蹤調查。
“五步連環”設套誘騙大學生
近期,一些上海大學生被一家打著“轉折號”教育品牌旗號的培訓機構“忽悠”了,交出高額學費,卻得不到對方承諾的“培訓”,有的學生連基本生活費都被“吸干”了。
當事人上海大學學生小林說,10月16日,她接到一個陌生來電,聲稱自己被選中參加一項“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培訓計劃。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來到位于上海光大會展中心的培訓機構所在地。
小林說,她被帶到小隔間與“課程顧問”聊天,“顧問”董某對大學生活的了解,令她的戒備心逐漸放下來。“他像哥哥一樣,說我在職業規劃上有些缺陷,勸我選擇一個求職培訓套餐,并簽署了協議書,從下午一直談到晚上十點多。”
為了提升擇業能力,小林購買了培訓套餐。“先要交1999元(協議總價3299元)的訓練費,但當時我沒帶那么多錢。他們不但刷光我卡里的1300元,還專門派人跟回學校收走余款。”
蹊蹺的是,繳費幾周后小林再給那個“像哥哥一樣”的員工打電話,對方卻不“熱情”了,而且她購買的“培訓課程”也沒了蹤影。
感覺被騙,小林要求退款。該公司就拿出雙方簽署的《就業實訓服務協議書》,告知退款需扣除原本減免的手續費,包括“建檔費”500元、“測評費”300元等,并繳納協議總價款30%的違約金。“這意味著即使我拿到退款,也已所剩無幾。”
在追蹤采訪中,記者發現了幾十名像小林一樣遭遇的上海大學生,涉及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這些大學生“暈暈乎乎”購買培訓套餐少則千元,多則近萬元,還有大學生為此借債。
一名“上當”大學生小仇說:“交了兩千元,居然就上了一次課,還是在一個公園里進行所謂拓展訓練。之后就是不斷找去談心,要求再繳‘套餐升級費’,簡直太坑人。”
記者調查發現,“求職培訓機構”欺騙大學生主要采用“五步法”:首先通過街頭調查或通過高校團委、學生會的安排到校內宣講,獲得學生個人信息;接著以“幸運地被選中”等理由單獨約見學生,通過談心等方法博得信任;第三步是“輪番轟炸”給學生“洗腦”,順勢要求學生選擇各種“套餐”;第四步是讓學生簽訂“協議”,乖乖交錢;最后再通過“協議圈套”讓學生掉入“花錢無培訓、退款沒有門”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