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果凍了,舔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感冒要吃藥了,還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壓得成膠囊,2012,皮鞋很忙!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皮鞋的話題層出不窮,各類段子蜂擁而至。這一切都因為央視主持人趙普的一條微博引發的。他在微博中勸說大家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凍,稱內幕很可怕不細說。由老酸奶果凍開始,又查出膠囊中也含有皮鞋制的明膠。
細心的網友發現,自爆料后趙普就沒有再更新過微博,中食糖委也表示要起訴老酸奶爆料者,今日更有傳言稱趙普被央視停職,并記大過處分。
職場中的我們與自己的東家息息相關,東家們的“一言一行”,“一枝一葉”,自是熟悉的通透徹底。那些個潛規則,小秘密更是不用說。身在其中,變幻莫測,面對不論是榮耀還是不齒的商業秘密或人際關系,我們究竟是該隱忍,閉上嘴巴還是該威嚴正義,痛痛快快倒出來?本欄目想說三種情況,供考量:
千萬不要泄露公司秘密
在一個公司里,很多信息都是有商業價值的,必須嚴防死守,所以一個成熟的職業人士的一條基本素質就是,不該你知道的,就絕對不要去打聽;已經知道的,就要守口如瓶。如果泄露了秘密,會給公司帶來不可預料的損失,不管你是刻意的還是無意的,有時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有兩大學同學,一個叫劉剛,一個叫馬軍。畢業后,劉剛在一家計算機軟件公司做程序員,是公司的業務骨干。馬軍在另外一家同類公司做市場營銷,多年沒有聯系了。兩家公司都在開發同一種前景廣闊的辦公室應用軟件,是最大的競爭對手。一個偶然的機會,當馬軍知道劉剛是這個項目的核心人物時,心中大喜,計上心來。
在接到馬軍的飯局邀請后,劉剛想都沒有多想就去了,兩個人幾年沒有見,異常驚喜,又是吃飯,又是喝酒,正應了中國食物文化中的那幾句酒諺:“要想抓別人的心,首先抓住別人的胃”、“酒是一付藥,喝了跑不掉”,被灌得找不著北的劉剛像黃河決提一樣將公司的秘密資料和盤托出。后來,遙遙領先于對手的劉剛所在的公司被對手捷足先登,打了個措手不及,巨額研發費用化為肥皂泡。看著滿商場的同類產品,劉剛氣得渾身發抖,羞愧難當地離開了公司,還差點受到法律訴訟的后果。
因此,身在職場,要守住公司和老板的秘密,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公司的各種事情都不可以隨便張揚,絕對守口如瓶。
一個泄露公司秘密的員工即使才華橫溢也不會成功,因為他無法得到老板的信任,無論是誰都不喜歡這樣的人。而這同時也表明:忠于公司、老板,也就是忠于自己;背叛公司、老板,也就是背叛自己,最終必定走向失敗。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向外界泄露公司的機密,同樣也是對組織、對企業、對領導的一種服從,像這樣的事無需老板特意交代。
與其被排擠打壓 不如遠離是非之地
李隼是一名銷售人員,因為發現了頂頭上司、片區經理和總經理的一些“秘密”,被他們排擠打壓,甚至威脅,使得他的處境非常困難,工作處處掣肘,心情非常糟糕。如果李隼所說的是事實,那么這樣的公司遲早會出問題。
水很深,就不要輕易趟進去。涉及商業隱私和領導內訌,這都是職場大忌,如果你很不幸都遇到了,就要學會獨善其身。樹欲靜而風不止,李隼的兩個上司對他都有看法,估計以后的工作也會越來越被動,畢竟誰都不喜歡自己的把柄抓到別人手里。與其提心吊膽,天天猜測領導心思,不如跳出是非圈,換個工作。
萬事無絕對 適當時候也要露出你的“刺”
職場講究一團和氣,更講究激烈競爭,必要時候,露出鋒芒,做個有個性的人未嘗不可,但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則:一、有問題就提出,不要藏著掖著。二、對事不對人,以解決問題優先,不針對個人做出直接批評,而是具體到發生的事情上面。三、開誠布公,不論問題嚴重程度,都做到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時讓每一位相關同事了解,在集體會議上進行討論是普遍的做法。 |